各种纠结之后,还是递交了辞呈,心里总有点说不上的感慨。有失落,有喜悦,有空洞,有···。回想着两年前,我也是带着毕业离开学校同样的心情来到这家公司。转眼这要进入第三年的计时。
都说毕业后三年里,是人生感慨最多的三年。同一个学校的,从高中带过来的几乎都说相同的分数,听同样的老师授业解惑···总觉得也没有什么差异。毕业了,各自进入不同的领域,有的继续着本专业,做网络优化,网络设计;有的去一些IT培训公司学习后,做起了码农;也有的回家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 说好的常联系,在进入各自的领域,每天面对着工作上,生活的压力和隔阂,在新的环境里,认识了新的人群,接触了新的事物,慢慢的已经常联系的事,甚至忘了对方的容颜。现在能听到的只有 XX要结婚了,你有时间去吗?···
感慨时光变迁,感慨物是人非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回头看看自己这三年的经历和目前的现状,不由的想说一句:现在我的真尴尬。这份尴尬估计好多的同龄人都有。这份尴尬是迷茫,是害怕,是才华配不上梦想,是付出配不上野心,是现实与生活的距离。
想来,我们都到了小时候最想要到达的年纪,只是没长成最想要的样子。
小时候,作文课里最常的就是《我的理想》。那时候的理想很高大上,也很无畏。许多人要当科学家、钢琴家、作家,好像不当什么家,那就不算理想一样。
等到了这个年纪,多少人放弃了最初的梦想,甚至没有了理想,没有了自己。活成了一个陀螺,日日夜夜转着相同的轨迹。
这个年龄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工作还没有太大的成就,特长还不是特别出众,美好的未来若隐若现也还不十分明朗。没有了当初孩童时期的那份单纯,没有了第一次住校留宿时那么离不开家的泪水,也没有了高中三年那样的专注。
这个年龄的我们,谈结婚似乎有点早,初恋又太晚;跟小孩一起玩无聊,跟长辈呆一起又没共同话题;在家太闲,出门没钱;啥都不想会被骂没理想,想法多了又被指不踏实。孝顺父母,想得很美好,实现起来很敷衍;闯荡事业,社会太残酷,身影太单薄;期待真爱,责任太重,肩膀太窄。
总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有些人生活里的成就看得见,但也有人除了收获了年龄增长,其他什么也没留下。所谓人生百态,只有你看不到的,没有你想不到的。
而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只是旁观者、支持者、仰望者、引以为鉴者,说到底是看客。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你才是承担者、享受者、接纳者、反思者,自己的王者。
越来越喜欢阿甘的那句话,你问我想成为谁,难道我就不能做自己了吗?
有些坚持,放在心底就好,没必要和人说,也没必要被人吹捧。世界这么大,再容纳一个你,不成问题。
人生就是一场在无知和觉醒之间的斗争。而现在的折腾和年轻,大概是觉醒的开始。这时候,你才知道,尴尬、丢脸、畏畏缩缩,应该就是现在的底色,也是你人生升级打怪的开始。
所有改变的动力一定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朋友、大牛、书籍只能给你建议,真正想要解决问题,还要靠你自己去行动。
虽然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但总感觉自己过得像个山顶洞人。很多习惯难得改变,很多固执难得妥协,坚持着自己的节奏,每一步都走得慢且踏实。
我害怕那种一脚踩空的感觉,也害怕一夜成名的感觉。因为,太坏,我会担心不知道怎么办;太好,我也担心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我走自己的路,慢且坚定着。
有人说,过了25岁,连说迷茫的资格都没有了。年龄越大,生活对你的容忍度就越低。所有当年虚度的时光,后来都要加倍奉还。这样的生活想想就可怕。
我不想说努力多么重要,也不想说奋斗多么重要。这些也从来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但如果你不努力,面对那些比你优秀却比你还努力的人,你还有退路吗?
所以,承认吧,生活就是这样,不会一直同情谁,也不会总是偏爱谁。它只和有力量的人玩。力量从何而来?只有走出自己的觉得安逸的圈子,接受新的挑战。
听到不少的人抱怨,这个社会太功利了,每个人都在向钱看齐,看一个人的价值,也是由钱来衡量··· 我倒是觉得这个时代挺好。首先在中国,底层的人通过努力,往上一个阶层晋级还是有希望的。整个国家的环境是积极向上的,只要你能对这个社会产生价值,你就有被社会认可的机会。对于从农村出来的九零后,小的时候还在过着田园牧歌的时代,转眼就是996的工作制,工作微信,电话,QQ,钉钉···见缝插针的插入你的生活。完全又进入通过与人合作的而又精细分工的时代。社会的生产效率在大大的提升,生过的丰富度也在提升。在4G的是时代里,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和扩大,加之互联网的传播,我们从原来的大颗粒社会慢慢的在步入微粒社会,各人的瞬间崛起可能就在无意之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快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具挑战的时代···这里直通天堂,也有可能直通地狱。我们能做的就是 不要久等,不要纠结,不要犹豫,去做就是了。既然身处这个时代,又何必要固守,大胆的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