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 从网络加载一个10M的图片,说下注意事项
- OSI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模型
- TCP的3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为什么TCP链接需要三次握手,两次不可以么,为什么?
- TCP协议如何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 TCP与UDP的区别
- TCP与UDP的有哪些应用
- HTTP1.0与2.0的区别
- HTTP报文结构
- 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
- HTTP与HTTPS的区别以及如何实现安全性
- 如何验证证书的合法性
- Get与POST的区别
- TCP的拥塞处理
- TCP是如何进行流量控制
- TCP和UDP分别对应的常见应用层协议
- IP地址的分类
- 有了唯一的Mac地址为啥还需要IP地址?
- 交换机、集线器与路由器有什么区别?
- 网桥的作用
-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简单语言解释一下工作原理。
- 网络接口卡(网卡)的功能?
- IO中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区别
- URI和URL的区别
- GET请求中URL编码的意义
- 常见状态码及原因短语
- 说说Session、Cookie 与 Application
- 如何避免浏览器缓存
- 什么是分块传送。
- 谈谈SQL 注入
- DDos 攻击
- DDos攻击有那些预防方法?
- 什么是XSS 攻击
- 从输入网址到获得页面的过程
一、概述
网络的网络
网络把主机连接起来,而互联网是把多种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
三网指哪三网?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ISP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ISP 可以从互联网管理机构获得许多 IP 地址。
目前的互联网是一种多层次 ISP 结构,ISP 根据覆盖面积的大小分为第一层 ISP、区域 ISP 和接入 ISP。互联网交换点 IXP 允许两个 ISP 直接相连而不用经过第三个 ISP。
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 客户-服务器(C/S):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 对等(P2P):不区分客户和服务器。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
- 电路交换
两个用户要通信之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链路,并且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始终占用该链路。
- 分组交换
每个分组都有首部和尾部,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在同一个传输线路上同时传输多个分组互相不会影响,因此在同一条传输线路上允许同时传输多个分组,也就是说分组交换不需要占用传输线路。
在一个邮局通信系统中,邮局收到一份邮件之后,先存储下来,然后把相同目的地的邮件一起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这个过程就是存储转发过程,分组交换也使用了存储转发过程。
- 比较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 |
|---|---|---|---|
| 建立被双方独占物理通路 | |||
| (建立连接) | 需要 | 不需要 | 不需要 |
| 数据交换单位 | 比特流 | 报文 | 分组 |
| 传输方式 | 比特流直达 | 存储转发 | 存储转发 |
| 每个分组沿着规定路径 | 是 | 不是 | |
| 分组按序到达 | 是 | 不是 | |
| 优点 | 通信时延小; |
实时性强;
适用范围广;
控制简单;
避免冲突。 | 无需建立连接;
动态分配路线;
可靠性高;
线路利用率高;
可提供多目标服务。 | 无需建立连接;
动态分配路线;
可靠性高;
线路利用率高;
可提供多目标服务。 |
| 缺点 | 建立连接时间长;
信道利用率低;
缺乏统一标准;
灵活性差。 | 由于存储转发方式导致转发时延;
对报文大小没有控制,需要较大的存储缓存空间。 | 存在传输时延;
工作量大,可能出现分组失序,丢失等情况。 |
时延和带宽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
总时延 = 排队时延 + 处理时延 + 传输时延 + 传播时延
带宽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五层协议
- 应用层 :为特定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例如 HTTP、DNS 等协议。数据单位为报文。
- 传输层 :为进程提供通用数据传输服务。
- 传输控制协议 TCP,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面向字节流(报文段),TCP 主要提供完整性服务;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提供无连接、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单位为用户数据报,UDP 主要提供及时性服务。
- 网络层 :为主机提供数据传输服务。而传输层协议是为主机中的进程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网络层把传输层传递下来的报文段或者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
- 数据链路层 :链路层协议就是为同一链路的主机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的分组封装成帧。
- 物理层 :考虑的是怎样在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物理层的作用是尽可能屏蔽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
- OSI
其中表示层和会话层用途如下:
- 表示层 :数据压缩、加密以及数据描述,这使得应用程序不必关心在各台主机中数据内部格式不同的问题。
- 会话层 :建立及管理会话。
五层协议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而是将这些功能留给应用程序开发者处理。
- TCP/IP
它只有四层,相当于五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网络接口层。
TCP/IP 体系结构不严格遵循 OSI 分层概念,应用层可能会直接使用 IP 层或者网络接口层。
- 分层的好处
- 独立性 每一层可以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可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小问题
- 分层还有利于移植
组成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
① 语义:对构成协议元素的含义的解释;
② 语法:数据域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③ 时序:规定事件的执行顺序。
二、物理层
通信方式
根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分为以下三种通信方式:
- 单工通信:单向传输,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例: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 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传输,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 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传输,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
三、数据链路层
基本作用
- 封装成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