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系列总结1 & 浅谈数组-存储细节及其与指针的辨析

本文深入探讨C语言中数组的概念、定义、初始化、存储与访问方式等核心内容,并对比数组与指针的区别,辅以实例说明。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数组是C中非常简单的概念,但个中细节还是值得总结一二,如下
参考书目

  • 《C语言深度剖析》
  • 《C++primer》

以及

  • Write by 张鹏霄, zpx736312737@126.com

概要:

  • 定义
    • 数组的声明a[N],其中a是数组的名字,N是数组的纬度。
    • 纬度说明了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对于大小固定的数组,在编译的时候必须是已知的,即:N必须是常量。
    • 相比较C++中的vector,数组损失了一些灵活性,但在某些应用中性能较好。
  • 难点
    • 数组与指针的辨析
    •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细节

数组初始化

显式:

int arr[] = {1,2,3};
int arr[3] = 0;
const unsigned sz = 3;
int arr[sz] = {1,2,3}

误用案例:

char a[6] = "hahaha";//没有空间存放空字符

数组的存储与访问

数组在内存的存储被分为两部分:数组名与数组元素:

  • 数组名作为一种特殊变量(引用类型),被存在栈中;
  • 数组元素作为数组的实际变量存在堆中;
  • 不同于int i = 1;中i是变量名,1是变量的值,数组的元素没有名字(a[x]不是变量名);
  • 数据的访问通过数组名解引用得到数组首元素的地址,其后元素可用指针或下标的形式访问。

数组与指针在使用中常被混淆
《C语言深度剖析》中明确指出:指针与数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数据类型

  • 指针在32位系统下永远只占4byte,其值为某一内存的地址;
  • 数组大小由数组元素类型及个数决定,可以存除函数外的任意类型数据。
  • 指针与数组常常被混淆的一个原因是:两者都可以使用指针、下标的形式去访问数据
    • char *p = "abcdef";此时*(p+4)与p[4]都可以访问到字符 ‘e’;
    • char p[] = "abcdef";此时*(p+4)与p[4]都可以访问到字符 ‘e’。

关于数组名在一些少见的情况下有几点需要强调

  • sizeof(a)中a被作为数组名(引用类型变量)处理(未被解引用),其它情况会被解析为首元素地址
int a[] = {1, 2, 3, 4};
printf("%d\n",sizeof(a));//16 对数组名(引用类型数据)其大小受元素类型与个数影响
printf("%d\n",sizeof(*a));//4 *a为首元素地址
printf("%d\n",sizeof(a[1]));//4 第二个元素的地址
printf("%d\n",sizeof(&a));//4 对数组名(引用类型数据)解引用后结果为首元素的地址

多维数组

  • 根据《C++primer》中定义:多维数组其实是数组的数组
  • 对二维数组来说:一个维度表示数组本身大小,一个维度表示其元素(也是数组)的大小。

初始化

int a1[3][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nt a2[3][4] = {1, 2, 3, 4, 5, 6, 7, 8, 9, 10, 0};//后两个元素为0
int a3[3][4] = {{1, 2}, {4, 5}, {6, 7,}};//后两列元素为0
printf("%d\n",a3[0][0]);//1

多维数组的存储与访问

对于

int a1[3][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a[0][3]向后偏移一个元素为a[1][0],即多维数组在内存中“线性存储”。
    • 因此,多维数组的访问(指针与下标)可以参考一维数组。

数组的拷贝、其它易理解的知识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