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Windows操作系统问世以来,其版本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不断升级,架构从16位、32位到64位,桌面操作系统版本从最初的Windows 1.0到大家熟知的Windows 95、Windows 98直至现在的Windows 10、Windows 11,其功能在持续更新过程中不断完善。Windows作为市占率最高的桌面操作系统,是恶意攻击者的重要目标,Windows本身的安全机制也在不停的演进和完善以对抗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比如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远程和混合工作的扩展为组织和个人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威胁和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基于零信任安全模型被大量使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或设备在安全性和完整性得到证明之前都不能获得访问权限。最新的Windows 安全理念也基于了零信任原则构建,同时利用新的安全硬件功能和软件保护机制,提高了安全基线要求。整个安全体系从芯片、底层硬件一直延伸到了云端。实际上,要尽可能的保护操作系统、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措施也不能仅仅局限在Windows本身,需要有一个体系化的应对手段。
零信任安全模型是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人员和设备正确的访问权限。零信任安全基于三个原则:
- 通过对每个访问请求进行明确验证,如用户身份、位置和设备健康等数据点,来降低风险,不做任何例外;
- 验证后,只给予人员和设备必要的时间访问必要的资源;
- 使用持续分析来驱动威胁检测和改善防御。
对于Windows,零信任原则比较适用于设备和人员引入的风险。最新的Windows 提供了从芯片到云端的安全性,使IT管理员能够使用诸如Windows Hello for 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