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对2025年人工智能编程领域的深度洞察,源自 Greg Isenberg 与 Mickey 的精彩对谈。他们对当前备受瞩目的AI编程辅助工具进行了梯队划分与实力剖析,不仅探讨了各工具对专业开发者与非技术背景创造者的不同契合度,更着重指出了在技术选型中,对开发团队与生态系统的信任度是多么关键。
2025年AI编程工具综合能力评估
工具名称 | 推荐等级 | 上手难度 | 目标用户 | 主要特性与应用场景 | 显著优点 | 潜在局限与风险 |
|---|---|---|---|---|---|---|
Cursor | S | 偏高 | 专业技术开发者 | 一款为程序员打造的AI原生编辑器,集成代码自动生成、重构优化、错误调试及强大的代理规划模式(Plan Mode)。 | 拥有庞大的用户社区与详尽的教程资源,其代理能力和对Claude Sonnet模型的整合是其杀手锏。 | 对非技术人员门槛较高,需要用户对代码的整体架构有一定理解。 |
v0 | S/A | 较低 | 非技术背景用户 | 由Vercel推出的前端界面生成工具,能通过自然语言快速创建UI,并支持组件市场的复用与模板化。 | 与Vercel生态无缝衔接,组件市场资源丰富,极大地提升了前端原型开发的效率。 | 在后端整合方面主要依赖第三方服务,其灵活性相较于Cursor稍显不足。 |
Claude Code | A | 偏高 | 专业技术开发者 | Anthropic公司基于其强大模型打造的AI编程助手,具备文件读写、代码创建和调试等全方位能力。 | 依托于能力顶尖的Claude Sonnet 4.5模型,底层实力雄厚。 | 近期有用户反馈性能波动,代理能力和产品更新的频率不及Cursor。 |
Codex | A | 中等 | 技术与非技术用户 | OpenAI开发的编程大模型,可通过网页端直接交互,也被集成于Cursor等多种平台。 | 模型迭代速度飞快,社区热度高涨,背后有OpenAI的强大支持。 | 作为后起之秀,部分功能仍在完善中,自动化能力略逊于Claude Code。 |
Lovable | B | 较低 | 非技术背景用户 | 可一键式生成包含前后端的完整项目,并自动配置好Superbase等后端服务。 | 上手门槛极低,能帮助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迅速搭建一个可用的应用原型。 | 后端服务的选择被绑定,导致应用的可扩展性受限,稳定性有待观察。 |
Bolt | B | 较低 | 非技术背景用户 | 功能定位与Lovable相近,同样支持快速构建Web应用并集成前后端。 | 用户界面设计友好,非常适合用于搭建快速验证想法的产品原型。 | 集成选项较少,社区规模相对不大,面对复杂需求时可能力不从心。 |
Replit | B | 中等 | 技术与非技术用户 | 一个集成了AI编程助手的在线IDE,支持代理模式,并可灵活选用自研或第三方模型。 | 项目可直接在云端运行和部署,支持多语言开发环境,在教育和原型设计领域广受欢迎。 | 部分国内用户访问可能存在网络延迟,其AI功能的综合体验目前还无法与Cursor匹敌。 |
Chef (Convex) | B | 较低 | 非技术背景用户 | 由Convex团队推出的一个演示性项目,主要用来展示其作为AI编程后端的强大能力。 | 后端技术扎实,其实时数据库和订阅机制设计非常完善。 | 并非一款商业化产品,功能较为局限,其核心价值在于展示Convex的技术实力。 |
Rork / VibeCode App / Anything | B | 较低 | 非技术背景用户 | 一系列面向移动端的AI编程应用,能够根据指令生成基于Expo框架的iOS/Android应用。 | 专攻移动应用开发,能快速打包上线至各大应用商店。 | 这些工具尚处于发展初期,功能稳定性有待提升,生态系统也远未成熟。 |
Windsurf | D | 偏高 | 专业技术开发者 | 一款在技术层面表现出色的AI编程工具,曾因其构建复杂项目的强大能力而备受赞誉。 | 纯粹的技术实力强劲,曾一度是开发者的心头好。 | 因创始团队经历重大变动及公司被收购,团队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信任成本极高。 |
各梯队工具深度解读
为了让您更直观地对比,以下我们将各款AI编程工具按照“可靠性+易用性”综合评估的S到D四个等级进行详细介绍,并点出每款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S级梯队:卓越之选,可优先考虑
Cursor:这是一款专为纯粹的开发者设计的编程环境,使用者需要具备命令行操作的基本功。其最强大的地方在于拥有最活跃的社区和最丰富的学习资源。它内建的Agent(代理)模式,能够自主完成从读取文件、修改代码到运行测试的完整流程。其团队已明确表示将持续深耕开发者服务,这意味着非技术用户需要投入更多耐心来适应它。
A级梯队:实力强劲,值得深入考察
v0 (Vercel出品):这款工具致力于让不具备编程知识的用户也能轻松构建网页。它的核心优势是能够一键将生成的组件部署到Vercel平台,并自动完成域名、数据库等配置。其庞大的模板市场允许用户直接复用成熟的设计区块。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与Vercel生态系统深度捆绑,若需对接其他后端服务,则需要额外的导出操作。
Codex (OpenAI出品):作为一个网页端的对话式代码生成工具,Codex对技术和非技术用户都相当友好。背靠OpenAI,其GPT系列模型的迭代速度有目共睹。它支持用户将生成的整段代码粘贴回去进行二次修改,上下文处理能力出色。不过,就目前而言,其Agent的自动化执行能力相较于Claude Code仍有提升空间。
B级梯队:特定场景下的实用之选
Lovable:它的目标用户是完全不懂后端的创作者,旨在帮助他们快速构建SaaS应用的 MVP(最小可行产品)。该工具内置了Supabase作为后端,能自动处理API密钥等繁琐配置。通过简单的拖拽和自然语言指令,用户就能生成管理后台或支付页面。其局限性在于后端方案固定,灵活性不及v0。
Bolt:定位与Lovable相似,主打“零配置全栈应用”的快速生成。它的一大特点是可以一键生成前后端代码,并支持与Supabase、Stripe等主流服务的集成。然而,其可用模板数量不多,社区生态也比v0小,在处理复杂逻辑时可能会遇到瓶颈。
Replit:这款产品将在线IDE与云端运行环境合二为一。其独特的“15分钟Agent模式”能自动帮助用户将一个新项目跑通。此外,它支持多人在线实时协作,因此在教育领域拥有大量拥趸。对于国内用户而言,访问速度偶尔会成为一个问题,且商业化项目需要考虑其运行时长的成本。
移动端开发三剑客 (Rork / VibeCode App / Anything):这些是专注于移动原生应用(App)“一句话生成”的工具。它们都基于Expo框架,能够一次性导出iOS和Android两个平台的安装包。工具内置了广告SDK、应用内购买和消息推送等模板,非常适合快速开发付费订阅类的App。但必须认识到,这个领域的生态系统刚刚起步,出现问题时的排错难度比网页端工具要高得多。
D级梯队:建议保持观望
Windsurf:尽管这款工具的技术实力足以被评为B级甚至A级,但由于其创始团队发生重大变动并经历收购,其后续团队的稳定性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因此,目前的建议是持观望态度,不宜将重要项目押注其上。
工具选型核心维度
我们主要基于两大维度来评估这些工具:
技术背景要求:一部分工具(如Cursor、Claude Code)需要用户对代码结构和命令行有深入理解,属于高门槛类别;而另一部分(如v0、Lovable)则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完成应用创建,上手难度较低。
用户群体画像:专业开发者更看重工具的可控性、扩展潜力以及生成代码的质量(偏爱Cursor);非技术背景的构建者则更注重易用性、自动化程度和产品上线速度(偏爱v0、Lovable)。
最终选型指南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Cursor无疑是功能最全面、社区生态最强大的首选。作为备选,可以关注模型能力出众的Claude Code或迭代迅速的Codex。
对于非技术背景的创作者:v0凭借其易用性和与Vercel的无缝集成成为最佳选择,尤其适合快速原型验证。Lovable或Bolt则可作为备选方案。
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者:可以探索VibeCode App、Rork等新兴工具,但要做好应对其早期版本不稳定性的心理准备。
对于所有用户:在选择任何工具时,切记不要只被功能所吸引。工具背后的团队可靠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同样至关重要,这能帮助你避免重蹈Windsurf用户的覆辙。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