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瀑布模型是文档驱动开发,螺旋模型是风险驱动开发,那么敏捷开发的核心就是测试驱动开发了。下面是关于测试驱动开发的一个Fibonacci小例子,看到有很人在网上做了总结了,我也把具体的方法转载一下,为的是提醒自己: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fibonacci(0)=0开始吧,先写测试如下:
添加fibonacci方法的简单实现即可:
很显然顺利通过了测试;
再加一个测试实现fibonacci(1)=1;如下:
为了顺利通过测试,只需简单的改动下fibonacci方法实现即可;
在添加第三个测试条件fibonacci(2)=1时候发现,随着测试条件的增多无疑带来了大量的断言重复代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将testFibonacci方法改写如下: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添加测试条件:fibonacci(2)=1;
嘿嘿,很顺利,状态条依然出现的是绿色,那我们就不管代码到底合不合理了,出现绿色就是王道,继续添加下一个测试条件:fibonacci(3)=2;
我们可以写成:
最终的程序:
4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