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WAN通信画像类A类B类C,LoRa设备开发参考指南(三)

本文详细介绍了LoRaWAN的三种通信类别——A类、B类和C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物联网应用需求。A类是最节能的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用例;B类增加了低延迟下行通信,适合需要定时接收数据的设备;C类则适合于电源充足,需要长时间接收的设备。每种类别的工作原理和配置在文中均有阐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oRaWAN使用免授权的频谱,通常ISM(工业的,科学的,医学的)基带来空中通信。在欧洲,ETSI规定ISM基带在868MHz和433MHz基带上访问。这些频带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发报机的输出功率(EIRP)不应超过14dBm或25mW,ETSI依据使用的子带在欧洲强制的任务周期限定为1%(设备的)或10%(网关的)。
LoRaWAN网络层
图:LoRaWAN网络层

三个不同的通信画像类(A,B,C)在LoRa网络上的设备和应用间是可用的。每个类服务不同的应用需要并为特殊用途已经优化需求。A,B和C画像间的关键不同是在延迟和功耗之间所做的妥协。
LoRaWAN通信画像类
图:LoRaWAN通信画像类

类A(自LoRaWAN1.0可用)

下图说明了在SF12的LoRaWAN标准下的默认配置。值是可适应的。
LoRaWAN_类A默认配置画像
图:类A默认配置画像

类A设备实现一个双向的通信画像即每个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后跟着两个短下行接收窗口。端设备安排好的传输时隙是基于它自己的通信需要的,该需要是有一个基于随机时间基的小变化的。类A操作是应用的最低功耗选择,在端设备已经发送一个上行传输后该应用立刻只从服务器获取下行通信。在任意其他时间的来自服务器的下行通信必须等待下次安排好的上行通信。类A涵盖了绝大多数用例,是LoRa功率最高效的模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