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音频使用场景标识(USAGE_XXX标识)详解

本文介绍了Android系统中针对不同音频使用场景定义的一系列标识符,包括游戏音乐、多媒体音频、语音通话等多种应用场景,并提供了每种标识的具体含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ndroid音频使用场景标识】

    Android系统中对音频使用场景定义了完善的标识。这些标识不管在上层的音频APP还是底层的音频驱动代码中都有使用。但有的使用场景之间互相有交叉,所以需要开发者根据自身应用环境酌情选择使用。如下表所示:


USAGE_ALARM

警示音(比如起床闹钟)

  USAGE_ASSISTANCE_ACCESSIBILITY

易用性辅助语音(比如屏幕文字朗读器)

  USAGE_ASSISTANCE_NAVIGATION_GUIDANCE

导航语音

  USAGE_ASSISTANCE_SONIFICATION

发声辅助语音(比如使用UI界面时听到的声音)

  USAGE_GAME

游戏音乐

  USAGE_MEDIA

多媒体音频(比如音乐播放器、电影音轨)

  USAGE_NOTIFICATION

提示音

  USAGE_NOTIFICATION_COMMUNICATION_DELAYED

非即时通讯提示音(比如收到E-Mail时的提示音)

  USAGE_NOTIFICATION_COMMUNICATION_INSTANT

即时通讯提示音(比如即时聊天软件收到消息提示音、收到短信提示音)

  USAGE_NOTIFICATION_COMMUNICATION_REQUEST

当请求加入或结束VoIP、视频会议这样的会话时的提示音

  USAGE_NOTIFICATION_EVENT

当希望吸引用户注意时的提示音(比如日程提醒、低电量告警)

  USAGE_NOTIFICATION_RINGTONE

电话铃声

  USAGE_UNKNOWN

没有明确的使用场景时的选项

  USAGE_VOICE_COMMUNICATION

语音通话(比如打电话、VoIP通话)

  USAGE_VOICE_COMMUNICATION_SIGNALLING

正在通话中提示音(比如线路忙音、DTMF音)


【参考资料】

    [1] 《AudioAttributes》(Google站点,需要翻墙才能阅读)



<think>嗯,用户现在问的是关于PyTorch中的`_log_api_usage_once()`这个函数。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个函数的作用和用途。记得在之前的PyTorch文档或源码中见过类似的内部函数,通常这类函数用于记录API的使用情况,帮助开发者追踪哪些功能被调用了,或者用于统计和调试。 用户之前已经问过`F.resize`,也就是`F.interpolate`,现在转向另一个看起来像是内部方法的函数。我需要先确保自己对这个函数的理解正确。首先,`_log_api_usage_once()`应该是一个内部工具函数,可能只在PyTorch的源代码中出现,而不是公开的API。因此,普通用户可能不需要直接使用它,但了解它的机制对于调试或贡献代码可能有帮助。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PyTorch的源码结构。通常,这类日志函数用于记录特定API的调用,可能用于监控使用情况、收集遥测数据或者调试。函数名中的“once”可能意味着每个API调用只会记录一次,避免重复记录,比如在多次调用同一个函数时只记录首次使用。 然后,我需要考虑用户为什么会关心这个函数。可能用户在使用PyTorch时遇到了相关的日志信息,或者他们在查看源码时发现了这个函数,想要了解其作用。也有可能他们在开发自己的库时,想借鉴PyTorch的做法,添加类似的日志功能。 接下来,我需要验证这个函数的具体实现。由于它是内部函数,可能在PyTorch的GitHub仓库中可以找到相关代码。例如,在`torch/__init__.py`或者某个工具模块中。假设这个函数的作用是记录API的使用情况,并且确保每个API只被记录一次,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比如使用一个全局的集合来存储已经记录过的API名称,防止重复记录。 另外,需要注意这个函数可能只在特定条件下启用,例如当PyTorch以调试模式运行,或者启用了某些日志选项时才会实际执行记录操作。普通用户可能不会直接与此函数交互,但了解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PyTorch的内部机制。 可能用户还想知道如何在他们的代码中使用或避免这个函数,但由于它是内部的,通常不建议用户直接调用。在PyTorch的文档中可能没有公开说明这个函数,因此需要参考源码或者开发者文档来解释。 总结一下,回答需要包括:函数的用途(记录API使用情况)、内部实现机制(单次记录、避免重复)、使用场景(PyTorch内部调试和统计)、以及用户注意事项(不建议直接使用,了解即可)。同时,可能需要指出它与公开API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查看源码进一步了解其实现细节。</think>在 PyTorch 中,`_log_api_usage_once()` 是一个**内部工具函数**,主要用于记录 PyTorch 内部 API 的使用情况。以下是详细解析: --- ### **核心功能** - **用途**:在首次调用特定 API 时触发日志记录(例如统计高频使用接口、调试或监控兼容性)。 - **关键特性**:通过全局标记确保**仅记录一次**(避免重复输出日志)。 - **应用场景**:PyTorch 开发团队用于追踪模块使用频率、维护 API 兼容性或分析用户行为(不暴露给普通用户)。 --- ### **技术实现** 1. **函数定义**(简化源码逻辑): ```python def _log_api_usage_once(api_name: str): # 全局字典记录已调用的 API if api_name not in _logged_apis: _log_api_usage(api_name) # 实际记录操作 _logged_apis.add(api_name) ``` - 通过全局集合 `_logged_apis` 存储已记录的 API 名称,确保唯一性。 2. **调用位置**: - 通常嵌入在 PyTorch **模块初始化代码**中(如 `torch.nn.Module` 子类的 `__init__` 方法)。 - 示例:`torchvision.models` 中各类模型构造函数会调用此函数。 --- ### **典型行为示例** - **代码触发**(用户不可见): ```python # PyTorch 内部代码片段(例如 torch/nn/modules/module.py) class Module: def __init__(self): _log_api_usage_once("torch.nn.Module") # ... 其他初始化代码 ``` - **日志输出**(若启用 PyTorch 调试日志): ```bash INFO:torch._logging:API torch.nn.Module 被首次调用 ``` --- ### **用户注意事项** 1. **非公开接口**: - 此函数属于 PyTorch **内部实现细节**,普通用户无需直接调用。 - 若在源码中看到此函数,可理解为 PyTorch 对自身 API 的监控手段。 2. **禁用方式**: - 默认不输出日志,需通过 PyTorch 日志配置启用(如设置环境变量 `TORCH_LOGS="api_usage"`)。 - 普通用户通常无需干预此功能。 3. **与公开日志工具的区别**: | 特性 | `_log_api_usage_once()` | `torch.utils.tensorboard` | |------|-------------------------|---------------------------| | 目标 | 内部 API 统计 | 用户自定义训练过程可视化 | | 可见性 | 隐藏 | 公开 | | 调用方 | PyTorch 自身 | 用户代码 | --- ### **应用场景解析** 1. **维护兼容性**: - 统计废弃 API 的调用次数,辅助制定移除计划。 - 示例:若某旧版接口被频繁调用,团队可能延长其弃用周期。 2. **性能优化**: - 高频 API 调用数据可指导性能优化(如对常用模块进行缓存或 JIT 编译)。 3. **安全监控**: - 检测异常 API 调用链(如某些组合操作易引发内存泄漏)。 --- ### **源码定位** - 文件位置:通常位于 `torch/_api/__init__.py` 或 `torch/_logging.py`。 - 关键代码(PyTorch 2.3+ 示例): ```python _logged_apis = set() # 全局记录已触发日志的 API def _log_api_usage_once(api: str): if api not in _logged_apis: # 通过内部日志系统记录 torch._C._log_api_usage(api) _logged_apis.add(api) ``` --- ### **常见问题** #### Q1: 用户代码中能否调用此函数? - **不建议**:此函数未在官方文档中公开,可能因版本更新导致兼容性问题。 - **替代方案**:若需记录自定义 API 使用,可自行实现类似逻辑: ```python _my_logged_apis = set() def log_my_api(api_name: str): if api_name not in _my_logged_apis: print(f"API {api_name} 被调用") _my_logged_apis.add(api_name) ``` #### Q2: 如何查看 PyTorch 内部 API 调用日志? - 设置环境变量: ```bash export TORCH_LOGS="api_usage" python your_script.py ``` - 输出示例: ```bash torch._logging: [INFO] API torch.Tensor.add 被首次调用 ``` --- ### **总结** `_log_api_usage_once()` 是 PyTorch 内部用于**轻量级 API 使用统计**的工具,开发者通过它监控高频接口、维护兼容性和优化性能。普通用户无需主动使用,但了解其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 PyTorch 内部运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