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来玩“踢瓶盖挑战”了,你动他就动,靠脑电控制,路人也能玩丨MIT出品...

MIT研发的机器人可通过模仿人类动作完成踢瓶盖挑战。该技术利用表面肌电图感知肌肉活动,配合即插即用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精准控制。未来有望应用于建筑和家庭助手等领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640?wx_fmt=gif

在周杰伦、甄子丹、李冰冰等一大波明星都参与了踢瓶盖挑战后,MIT的机器人也加入了.

这只产自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机器人,能够实现模仿人类的动作,“踢”开瓶盖。

先预警一下,机器人其实是在模仿人类的手,不是脚……毕竟,对机器人来说,手和脚都一样嘛。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机器人和人类面对面,秉着“你做啥我就做啥”的原则,人类动一下,机器人动一下。

640?wx_fmt=gif

要是人类用手把瓶盖蹭掉,机器也会跟上这个节奏,把自己面前的瓶盖“踢”掉。

640?wx_fmt=gif

来看下侧面细节图,机器人抬“手”碰到瓶盖,“手指”微微一弯,拨动了瓶盖,接着,瓶盖就飞了出去。

640?wx_fmt=gif

这场景逗乐了很多人,有人直接在评论区回复:

640?wx_fmt=png

这人露出的表情就好像在说:“儿啊,老父亲真为你骄傲!”

RoboRaise

机器人背后的系统,叫做RoboRaise。

RoboRaise的核心,是要靠表面肌电图(EMG)感知肌肉的活动,将传感器置于人类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上,监测肌肉活动和人的手臂位置变化,借此控制机器人模仿人类。

640?wx_fmt=png

根据肱二头肌的活动,可以推算出人的手臂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以此控制机器人。人类还可以调整自身的肌肉活动,快速增加或减少设定点。

此外,这项研究还利用了即插即用神经网络分类器,可以随时检测向上或向下手势,以提供更精细的控制。

借用这套系统,还可以让机器人完成比踢瓶盖复杂的多的任务,比如拾取和组装模拟飞机部件。

研究人员还找了一些路人来参与测试,在测试中,路人们能通过活动自己的手臂来控制机器人,控制误差大约在几英寸范围内,也就是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范围内。此外,还可以靠手势控制,控制准确率大概在70%左右,如果觉得不准的话,还可以带上脑电帽,靠脑波来纠正机器人的错误。

640?wx_fmt=png

将来能盖房?

在目前的系统中,主要还是针对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信号,未来,研究团队还准备增加更多不同传感器,完成更丰富的任务。

甚至,RoboRaise的作者还觉得,将来这套系统能让机器人“搬砖”盖房,甚至成为家庭机器人助手。

在他们看来,RoboRaise不仅仅是“让机器人干活”,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肌肉、大脑信号,与机器进行交流,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他们说,可以想象这套系统未来能帮助老年人、聋哑人和行动不便的人。

机器人狂人Joseph

这项研究的作者,是MIT分布式机器人实验室的博士生Joseph DelPreto。

640?wx_fmt=jpeg

2016年起,他开始了在MIT的博士生涯,此前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了本科、在MIT读了硕士。另外,他还曾经在Google X做过机器人方面的实习。

Joseph一直在进行机器人交互相关研究,此前,他曾经做过一些神奇的机器人项目,比如机器鱼:

640?wx_fmt=jpeg

还有机器花园:

640?wx_fmt=jpeg

真是个狂热的机器人爱好者呢。

传送门

RoboRaise
http://people.csail.mit.edu/delpreto/icra2019/delpreto_emg_team_lifting_ICRA19.pdf


AI社群 | 与优秀的人交流

640?wx_fmt=png

小程序 | 全类别AI学习教程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喜欢就点「在看」吧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