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整理自 MEET 2021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载人场景下,国内公开道路Robobus一定比Robotaxi更快落地。”
“关于运人和运货,我们认为运货的需求会更明确。”
……
上面这些单刀直入的观点,只是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上,自动驾驶论坛激辩的一个缩影。
百度副总裁、Apollo平台研发总经理王京傲,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甘沙,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图森未来联合创始人&COO郝佳男,在大会上围绕自动驾驶商业化这一话题,展开了分享。
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中,他们也分别对应了Robotaxi落地、货运落地、Robobus落地和出行+物流同时落地等模式。
落地模式不同,所经历的实践也不同。
从行业的不同角度出发,他们对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未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但无一例外地,他们都认为,从长期来看,绝对不能低估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
论坛由量子位联合创始人、主编李根主持。
关于MEET 智能未来大会:MEET大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智能科技领域顶级商业峰会,致力于探讨前沿科技技术的落地与行业应用。本次大会现场有李开复等20余位行业顶级大咖分享,500余名行业观众参与,超过150万网友在线收看直播。包括新华社、搜狐科技、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在内纷纷报道,线上总曝光量累计超过2000万。
话题要点
中国也有V2X、车联网这些在美国不太容易推进的资源,让我们也能走得很快。通过车路云协同,车联网能把自动驾驶L4最后1%的问题解决。
载人场景下,国内公开道路Robobus比Robotaxi更快落地。Robobus和Robotaxi或将殊途同归,以共享无人小巴的形态大范围普及。
载物的需求其实比载人更明确,商业化也会比载人更快。
现在我们用的技术,跟2005、2006年NAPA Grand Challenge的整个技术路线没有本质差别。
接管的核心指标MPI比的不是技术,是道德。
对自动驾驶技术,短期不能太高估,长期也绝对不能低估。
论坛实录
(话题要点为后添加)
今年核心的商业化进展?
量子位李根:从商业化自动驾驶的“赚钱”开始,分享一下今年核心商业化的进展?
百度王京傲:今年,百度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汽车智能化和智能交通上都齐头并进,在商业化上有非常不错的进展。
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方面,百度的自主泊车APP已进入量产交付阶段,还发布了下一代高性能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领航辅助驾驶)。同时,今年Robotaxi也在长沙、沧州、北京三个城市进行了正式、开放的试运营。
而百度的智能交通,包括Apollo的ACE智能交通引擎、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也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落地。这个月,百度刚在广州黄埔区落地自动驾驶最大的MaaS平台。
驭势吴甘沙:关于商业化,我提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上量”。今年,驭势发货了几百台域控制器,其实100台开模就是赚的,但我们几百台了还没有开模,就是因为对于量的预测太保守。
第二个是“真无人”。前几年,我们是有安全员的,有的场景下除了安全员,还需要一个工程师。有玩笑说,你们的目的是要取代司机,现在反而增加了就业。
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把安全员真正拿掉。现在单个客户真无人(去掉安全员)的最大运营里程已经达到了30万公里,每个月还在以5万公里的速度增加。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因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Waymo,去安全员的测试里程是10万公里,我们现在单个客户可以达到30万公里,场景不比Waymo简单。
第三个是“全天候”。无人驾驶一旦进入运营状态,就不能娇滴滴了,不能因为刮风下雨就不运营。
今年,我们要解决不同区域的客户需求。比如有的客户在粤港澳地区,夏天雨非常大,有台风气候;前不久我们宣布跟一汽物流合作,在东北还要解决寒冬下雪的问题。
轻舟智航于骞:谈到商业化进程,我们的速度非常快。轻舟智航2019年成立,用了3个多月在苏州启动了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5G无人公交。
除了苏州,我们还会在武汉、深圳等全国多个城市推进龙舟One无人小巴的落地,服务当地居民的短途出行需求。
轻舟智航团队技术性非常强,核心成员都曾在Waymo任职,此前做的是Robotaxi。因此,轻舟智航在国内部署的无人小巴最大特点,就是能在公开道路上行驶,属于公开道路的L4级无人驾驶车。
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及新基建大背景下,无人小巴场景势必会迎来大突破,预计明年会有上百辆小巴商业化落地,在全国各地为居民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