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治法的基本思想
将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使这些子问题相互独立可分别求解,再将k个子问题的解合并成原问题的解.如子问题的规模仍很大,则反复分解直到问题小到可直接求解为止。
什么情况适合分治法?
-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
-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问题。
分治法的求解过程: 划分——》求子问题——》合并
divide_and_conquer(P)
{
if ( |P| <= n0 ) //解决小规模的问题
return adhoc(P);
for (i=1; i<=k; i++) //将P分解为较小的子问题
{
yi = divide_and_conquer(Pi); //递归的解各子问题
}
return merge(y1,...,yk); //将各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
- |P|:表示问题P的规模
- n0:表示为阀值,即问题规模不超过n0就可以很容易解决,不必再继续分解。
时间复杂度:
是不是分治法必须用递归?
递归可以很好的满足分治法划分子问题的方式,所以一般都用递归,当然也可以不用递归。
实例问题1:
二路归并排序
算法思路:若n为1,算法终止;否则,将n个待排元素分割成k(k=2)个大致相等子集合A、B,对每一个子集合分别递归排序,再将排好序的子集归并为一个集合。
1、分解:
void MergeSortDC(RecType R[], int low, int mid)
{
int mid;
if (low < high) {
mid = (mid + high) / 2;
MergeSortDC(R, low, high);
MergeSortDC(R, mid+1, high);
Merge(R, low, mid, high);
}
}
void MergeSort(RecType R[], int n)
{
MergeSortDC(R, 0, n-1);
}
2、归并:
void Merge(RecType R[],int low,int mid,int high)
{
RecType *R1;
int i=low, j=mid+1, k=0; //k是R1的下标,i、j分别为第1、2段的下标
R1=(RecType *)malloc((high-low+1)*sizeof(RecType));
while (i<=mid && j<=high)
{
if (R[i].key<=R[j].key) //将第1段中的记录放入R1中
{
R1[k]=R[i];
i++;k++;
}
else //将第2段中的记录放入R1中
{
R1[k]=R[j];
j++;k++;
}
}
while (i<=mid) //将第1段余下部分复制到R1
{
R1[k]=R[i];
i++;k++;
}
while (j<=high) //将第2段余下部分复制到R1
{
R1[k]=R[j];
j++;k++;
}
for (k=0, i=low; i<=high; k++,i++) //将R1复制回R中
R[i]=R1[k];
free(R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