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转行AI大模型开发但不知如何下手?掌握这四个开源工具,让你领先一步!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问我,之前从事的其他领域的编程,现在想要学习AI大模型开发的相关技能,不知道从哪下手,应该学习些什么,下面四个是我认为从事大模型开发,必须掌握的四个开源工具,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1、Hugging Face(抱抱脸)

Hugging Face是现在最大的AI开源社区,里面提供了很多的预训练模型,是一个模型库,很多人会把自己训练好的模型上传上去,大家可以免费下载使用。下载下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微调或者推理,不用从0去训练一个大模型。并且大家可能都知道,微调模型时,数据的准备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而在Hugging Face上也有很多的数据集,可供大家下载使用。所以Hugging Face也被人称作:AI领域的GitHub。

2、PyTorch

现在你从Hugging Face下载了一个模型之后,下一步要开始微调了,此时就需要用到PyTorch了。PyTorch是一个基于Python的开源机器学习库,可以说现在已经成为最流行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框架了,它提供了一套简洁且强大的API,使得模型的构建和操作更加直观,你只需通过几行代码就可以构建自己的大模型。

3、DeepSpeed

通过上面两步的操作,你已经从Hugging Face上下载了一个模型,用PyTorch写好了微调的代码,现在准备要在服务器上进行训练或微调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下面的这个工具了:DeepSpeed。因为大模型在服务器上进行训练或微调时,不可能只在一台服务器上,而DeepSpeed的作用是可以将你的模型快速放在多台服务器上进行并行化的训练或推理,所以你还需要继续完善代码,添加对DeepSpeed的支持。

上面的步骤都完成之后,你可以真正的在服务器上去训练或微调你的大模型了。最后你会得到一个训练或微调后的大模型文件,自己可以推理测试下,看看被你用于微调的数据集,是不是可以被推理出来。

4、LangChain

大模型被训练后,主要的作用是要用来进行推理。而我们可以开发一些AI应用,去调用大模型完成推理,例如去构建一个结合RAG+LLM的企业内部知识库系统,去开发一个基于AI的聚合搜索引擎,去开发某个领域的AI智能体应用等等。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框架:LangChain。LangChain的定位是一个用于构建基于LLM驱动的应用程序开源框架,方便我们快速构建基于LLM的应用程序。里面内置很多API,简化了对大模型的操作。所以如果要基于大模型去开发应用程序,LangChain必不可少。

AI大模型学习福利

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互联网老兵,我决定把宝贵的AI知识分享给大家。 至于能学习到多少就看你的学习毅力和能力了 。我已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优快云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一、全套AGI大模型学习路线

AI大模型时代的学习之旅:从基础到前沿,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能!

img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优快云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img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优快云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三、AI大模型经典PDF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img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优快云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四、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img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2024最新版优快云大礼包:《AG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作为普通人,入局大模型时代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同时也需要有责任感和伦理意识,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一个程序员朋友规划转行AI行业的学习路径。首先,我得理清楚AI开发需要哪些核心技能,然后根据他的背景推荐合适的学习步骤和资源。 程序员已经有编程基础,这应该是优势。但AI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可能需要补充数学知识,比如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微积分。不过,具体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可能得先了解常用的数学概念,比如矩阵运算、梯度下降、概率分布这些,而不是深入理论证明。 接下来是编程方面。Python在AI领域用得最多,尤其是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虽然他可能熟悉其他语言,但Python的库像NumPy、Pandas、Matplotlib是必须的。然后是机器学习框架,比如TensorFlow和PyTorch,这两个应该重点学习。还有数据处理工具,比如SQL,可能也需要补充。 然后是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这些概念,常见的算法如线性回归、决策树、SVM、神经网络。需要理解原理和应用场景。项目实践很重要,可以通过Kaggle竞赛或者开源项目来练习。 深度学习是AI的重要部分,得学习神经网络的结构,CNN、RNN、Transformer这些模型。可能还要了解自然语言处理或计算机视觉的具体应用,比如BERT、ResNet。框架方面,PyTorch现在比较流行,应该深入学习。 工程化能力也不能忽视。模型训练好后如何部署,比如使用Flask或FastAPI搭建API,Docker容器化,云计算平台如AWS、Azure的使用。模型优化方面,剪枝、量化这些技术,以及分布式训练的知识。 行业应用方面,不同领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推荐系统、图像识别、NLP。他需要明确方向,学习相关的技术和业务逻辑。同时,了解伦理问题,比如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也是必要的。 最后,保持学习的态度,跟进最新的论文和技术动态,参与社区和项目积累经验。可能需要推荐一些书籍和在线课程,比如《机器学习实战》、Andrew Ng的课程,或者Hugging Face的教程。 总结一下,学习路径大概分为数学基础、编程工具、机器学习理论、深度学习、工程化部署、行业应用几个阶段。根据他的情况调整深度和顺序,重点放在实践和项目上,逐步过渡到AI开发岗位。</think>以下是针对程序员转行AI开发的系统性学习路径(分阶段递进,带关键工具/概念标注): --- ### **一、夯实数理基础(选择性补足,聚焦应用层)** 1. **线性代数** - 核心:矩阵运算($Ax = b$)、特征值分解(PCA基础)、张量概念($T_{ijk}$) - 工具:NumPy实现矩阵操作(`np.linalg.svd`) 2. **概率统计** - 核心:贝叶斯定理($P(A|B) = \frac{P(B|A)P(A)}{P(B)}$)、高斯分布、假设检验 - 应用:评估模型指标(准确率/召回率计算公式:$\text{Precision} = \frac{TP}{TP+FP}$) 3. **微积分** - 核心:梯度概念($\nabla f$)、链式法则(反向传播基础)、最优化(损失函数曲面) --- ### **二、掌握AI开发工具链** 1. **Python生态** - 数据处理:Pandas(DataFrame操作)、NumPy(广播机制) - 可视化:Matplotlib(`plt.subplots`)、Seaborn(分布图) - 范例:用Scikit-learn快速实现分类(`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2. **深度学习框架** - PyTorch:动态计算图(`torch.autograd`)、模型定义(`nn.Module`) - TensorFlow:静态图(`@tf.function`)、Keras高层API(`model.fit()`) 3. **数据处理工程化** - 大数据:PySpark(RDD操作)、Dask(并行DataFrame) - 数据库:SQL查询优化(窗口函数`OVER(PARTITION BY...)`) --- ### **三、机器学习核心知识体系** ```mermaid graph LR A[机器学习方法论] --> B[监督学习] A --> C[无监督学习] A --> D[强化学习] B --> E[回归问题: 房价预测] B --> F[分类问题: 图像识别] C --> G[聚类: 用户分群] C --> H[降维: t-SNE可视化] D --> I[Q-Learning] D --> J[PPO算法] ``` 1. **经典算法实现** - 手写梯度下降(代码示例): ```python def gradient_descent(X, y, lr=0.01, epochs=100): theta = np.zeros(X.shape[1]) for _ in range(epochs): grad = X.T @ (X @ theta - y) / len(y) theta -= lr * grad return theta ``` 2. **模型评估** - 交叉验证(`sklearn.model_selection.KFold`) - ROC曲线绘制(`sklearn.metrics.roc_curve`) --- ### **四、深度学习专项突破** 1. **CV方向技术栈** - 核心架构:ResNet残差连接(解决梯度消失) - 实践:使用MMDetection训练目标检测模型(配置文件`configs/faster_rcnn_r50_fpn.py`) 2. **NLP方向技术栈** - Transformer详解:自注意力机制($\text{Attention}(Q,K,V) = \text{softmax}(\frac{QK^T}{\sqrt{d_k}})V$) - 实战:Hugging Face库调用BERT(`AutoModel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3. **模型压缩部署** - ONNX格式导出:`torch.onnx.export(model, input, "model.onnx")` - TensorRT优化:FP16量化(`builder.fp16_mode = True`) --- ### **五、工程化落地能力** 1. **MLOps全流程** - 持续集成:GitHub Actions自动化测试 - 模型监控:Prometheus + Grafana指标看板 2. **云平台实战** - AWS SageMaker全流程示例: ```python from sagemaker.pytorch import PyTorch estimator = PyTorch(entry_point='train.py', role=sagemaker.get_execution_role(), framework_version='1.8.0', instance_count=2, instance_type='ml.p3.8xlarge') estimator.fit({'training': inputs}) ``` --- ### **六、持续进阶策略** 1. **论文复现** - 使用Papers With Code查找实现(如Vision Transformer复现) - 参与AI竞赛(Kaggle特征工程技巧积累) 2. **社区参与** - 贡献开源项目(PyTorch Lightning模块开发) - 技术博客撰写(Medium/知乎分享模型优化心得) --- **转行建议**:优先从AI工程岗切入(模型部署优化),逐步向算法岗过渡。初期可关注以下岗位: - AI平台开发工程师 - 机器学习系统工程师 - 计算机视觉部署工程师 当前行业对具备传统开发经验+AI工程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平均薪资溢价可达30%-50%。保持代码能力优势的同时深化AI专项技能,是成功转型的关键路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