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中经常会有变量是否为None的判断,有三种主要的写法:
- 第一种是
if x is None; - 第二种是
if not x:; - 第三种是
if not x is None(这句这样理解更清晰if not (x is None)) 。
如果你觉得这样写没啥区别,那么你可就要小心了,这里面有一个坑。先来看一下代码:
当然在学习Python的道路上肯定会困难,没有好的学习资料,怎么去学习呢?
学习Python中有不明白推荐加入交流Q群号:701698587
群里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帮互助, 群里有不错的视频学习教程和PDF!
>>> x = 1 >>> not x False >>> x = [1] >>> not x False >>> x = 0 >>> not x True >>> x = [0] >>> not x False 复制代码
在python中 None, False, 空字符串"", 0, 空列表[], 空字典{}, 空元组()都相当于False ,即:
not None == not False == not '' == not 0 == not [] == not {} == not ()
复制代码
因此在使用列表的时候,如果你想区分 x==[] 和 x==None 两种情况的话, 此时 if not x: 将会出现问题:

在Python编程中,判断变量是否为None有三种常见方式:`== None`,`is None`和`if not x`。文章指出,`if not x`可能误判其他False等价值,推荐使用`is None`,这是既清晰又安全的写法,遵循谷歌Python风格指南。了解这些差异对避免潜在错误至关重要。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4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