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年护网行动,我作为蓝队新手,揣着 “熬夜 = 负责” 的执念,在机房连熬了2个通宵。结果第3天凌晨,盯着屏幕上滚动的告警日志,眼前突然发黑 —— 手里的咖啡撒了一地,而本该第一时间处置的 “P1 级勒索病毒告警”,因为我的恍惚延迟了 20 分钟。
那天过后,我才明白:护网蓝队的 “胜利”,从来不是比谁熬得久,而是比谁能在高强度下 “稳得住、不出错”。后来跟着资深蓝队负责人复盘,他扔给我一句话:“新手最容易死在‘无准备、乱应对、硬扛着’这三件事上 —— 护网是持久战,不是拼命赛。”
这篇手册,是我结合两次护网实战经验,整理的 “蓝队新手防猝死指南”—— 从前期准备到战时流程,从身体防护到避坑技巧,全是能直接落地的干货。毕竟对新手来说,能活着撑完护网,还能零失误处置攻击,才是真正的 “赢”。
一、护网前:3 大准备,把 “战时慌乱” 掐在源头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是 “护网开始了才想起准备”—— 告警来了不知道用什么工具查,攻击来了不知道找谁协同,最后只能靠熬夜硬扛。其实护网前 1 个月做好 3 件事,就能减少 80% 的战时焦虑。
1. 工具准备:搭好 “一站式作战平台”,别等告警来了找软件
护网时最浪费时间的,就是 “告警来了,却找不到对应的工具”。我第一次护网,因为没提前配置 Wazuh 告警规则,导致 “SSH 暴力破解” 告警堆了 500 条才发现,手忙脚乱查日志时又找不到 ELK 的登录密码 —— 最后只能熬夜一条条手动分析。
正确的做法是,提前 1 周搭好 “蓝队作战桌面”,核心工具按 “告警监测 - 日志分析 - 漏洞验证 - 应急处置” 分类,甚至可以把常用工具的快捷方式按流程排列:
| 工具类别 | 核心工具 | 提前配置要点 | 实战作用 |
|---|---|---|---|
| 告警监测 | Wazuh、天擎 | 1. 配置常见攻击规则(SSH 暴力破解、SQL 注入、勒索病毒特征);2. 设置告警分级推送(P0/P1 级发钉钉 + 短信,P2/P3 级发钉钉);3. 测试告警推送是否及时(避免漏推、错推) | 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攻击,比如监测到 “192.168.1.100 连续 10 次 SSH 登录失败”,立刻触发告警 |
| 日志分析 | ELK、Splunk | 1. 接入核心资产日志(服务器、防火墙、数据库);2. 保存常用查询语句(如 “查询某 IP 的所有访问记录”“筛选 SQL 注入特征日志”);3. 测试日志查询速度(避免战时查日志卡顿) | 告警触发后,快速定位攻击细节,比如通过 ELK 查 “192.168.1.100” 的访问日志,发现它尝试访问 “/admin/login.php” 并提交注入语句 |
| 漏洞验证 | Nessus、Burp Suite | 1. 提前扫描核心资产,记录已知漏洞(避免战时重复扫描);2. 配置 Burp 的 “攻击特征库”(如 SQL 注入、XSS 的 Payload);3. 测试工具是否能正常访问内网资产 | 验证告警是否为误报,比如告警提示 “某服务器存在 MS17-010 漏洞”,用 Nessus 快速扫描确认漏洞是否存在 |
| 应急处置 | 远程桌面、火绒终端、备份工具 | 1. 测试远程桌面能否连接所有核心服务器;2. 确保火绒终端能批量下发防护规则;3. 检查数据备份是否完整(避免勒索病毒后无法恢复) | 攻击发生后快速处置,比如发现某服务器感染勒索病毒,立刻用远程桌面登录隔离,用备份恢复数据 |

2. 预案准备:写好 “傻瓜式处置流程”,别等攻击来了拍脑袋
第一次护网,遇到 “网页被篡改” 的攻击,我愣了 10 分钟 —— 不知道该先找运维恢复页面,还是先查攻击源,最后只能一边问同事一边操作,浪费了最佳处置时间。后来才知道,资深蓝队都会提前写好 “攻击场景处置预案”,把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找谁、第三步怎么记录” 写得明明白白。
新手不用写复杂预案,聚焦 5 个高频攻击场景,每个场景按 “告警判断 - 处置步骤 - 责任人 - 记录要点” 写清楚即可,比如 “勒索病毒处置预案”:
| 场景 | 告警判断 | 处置步骤 | 责任人 | 记录要点 |
|---|---|---|---|---|
| 勒索病毒 | 1. 收到 Wazuh 告警 “服务器出现.tmp 勒索后缀文件”;2. 远程登录服务器确认,发现文件无法打开,桌面有勒索提示 | 1. 立即断开该服务器的网络(拔网线 / 禁用网卡),避免扩散;2. 通知运维团队,用最近的备份恢复数据(优先恢复核心业务数据);3. 用 ELK 查询该服务器近 24 小时的日志,定位攻击源 IP 和入侵路径;4. 在所有服务器上下发火绒 “勒索病毒防护规则”,阻断同类攻击 | 蓝队:告警分析师(判断告警)、漏洞处置员(查攻击源);协作:运维(恢复数据)、网络组(阻断 IP) | 1. 告警触发时间、服务器 IP;2. 断网时间、恢复数据时间;3. 攻击源 IP、入侵路径(如 “通过 RDP 弱口令登录”);4. 防护规则下发时间、覆盖范围 |
3. 分工准备:明确 “谁该干什么”,别等战时甩锅
护网不是 “一个人扛”,新手最容易陷入 “什么都想管,最后什么都管不好” 的陷阱。第二次护网,我们团队提前分了 3 个角色,每个人只负责自己的模块,效率直接翻倍:
- 告警分析师(1 人):只负责 “接告警、判级别、分任务”—— 收到告警后,5 分钟内判断是 P0/P1/P2/P3 级,然后把 P1/P2 级告警分给漏洞处置员,P3 级告警记录到表格待复盘;
- 漏洞处置员(1 人):只负责 “查攻击、做处置、反馈结果”—— 接到告警后,30 分钟内定位攻击源,按预案处置,处置完后把结果同步给告警分析师和日志审计员;
- 日志审计员(1 人):只负责 “存日志、做复盘、补规则”—— 实时保存核心日志,每 2 小时做一次小复盘(比如 “近 2 小时有多少 P1 告警,处置率多少”),发现未覆盖的攻击特征,立刻补充到 Wazuh 规则里。
第一次护网我什么都干,结果告警漏判、处置延迟;第二次我只做 “漏洞处置员”,反而能专注解决问题,甚至有时间帮同事排查疑难攻击。
二、护网中:4 步流程,高效处置不熬夜
护网时的 “猝死感”,大多来自 “告警堆成山,不知道先处理哪个”—— 新手容易陷入 “每条告警都想处理,最后每条都处理不好” 的恶性循环。其实按 “告警分级 - 协同处置 - 日志留存 - 复盘优化” 4 步走,能大幅减少无效加班。
1. 告警分级:给告警 “贴标签”,别把精力浪费在 “假告警” 上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是 “把所有告警都当紧急情况”—— 第一次护网,我看到 “某 IP 尝试访问不存在的页面”(404 告警)都紧张半天,结果错过处理真正紧急的 “SQL 注入告警”。后来才知道,护网时告警量能达到日均 1000+,必须按 “危害程度 + 处置优先级” 分级,只把精力放在高优先级告警上:
| 告警级别 | 判定标准 | 处置时间要求 | 处置方式 | 示例 |
|---|---|---|---|---|
| P0(致命) | 核心业务中断(如数据库宕机、网站无法访问)、勒索病毒感染 | 5 分钟内响应,30 分钟内处置 | 立即通知所有相关人员(蓝队 + 运维 + 业务组),启动应急预案 | 1. 核心数据库服务器被入侵,数据被删除;2. 财务系统感染勒索病毒,文件被加密 |
| P1(高危) | 存在直接入侵风险(如弱口令、高危漏洞利用)、数据泄露风险 | 15 分钟内响应,1 小时内处置 | 告警分析师立即分配给漏洞处置员,处置完后同步结果 | 1. 服务器存在 MS17-010 漏洞,且有攻击尝试;2. 某 IP 通过 SQL 注入获取用户手机号 |
| P2(中危) | 存在潜在风险(如 SSH 暴力破解、非核心漏洞利用) | 1 小时内响应,4 小时内处置 | 记录到表格,按顺序处置,处置完后简单记录 | 1. 非核心服务器遭遇 SSH 暴力破解(未成功);2. 某页面存在 XSS 漏洞(无用户访问) |
| P3(低危 / 误报) | 无实际风险(如 404 页面访问、正常业务流量) | 24 小时内复盘,无需实时处置 | 日志审计员汇总,每天做一次批量分析,剔除误报 | 1. 搜索引擎爬虫访问不存在的页面(404);2. 员工正常登录办公系统 |
2. 协同处置:用 “3 句话沟通法”,别在群里 “刷屏无效信息”
护网时沟通混乱,比熬夜更累 —— 第一次护网,同事在群里发 “服务器有问题”,没说清哪个服务器、什么问题,结果大家问了半天,耽误了处置时间。后来我们约定,所有协同沟通必须包含 “3 个要素”:资产信息 + 问题描述 + 需要协助的事,比如:
- 错误沟通:“有个服务器告警,快来看看!”(没说清哪个服务器、什么告警);
- 正确沟通:“192.168.2.30(核心 Web 服务器)触发 P1 级告警,Wazuh 显示有 IP 尝试 SQL 注入,需要运维协助查看该服务器的数据库日志。”(资产、问题、协助需求清晰)。
我们还建了 “专用沟通群”,分 3 个频道:
- 【实时告警】:只发 P0/P1 级告警的分配和处置结果;
- 【协同需求】:只发需要其他团队协助的请求(如 “需要网络组阻断 IP 203.0.113.5”);
- 【复盘汇总】:只发每 2 小时的小复盘结果(如 “近 2 小时 P1 告警 5 条,处置完成 4 条,剩余 1 条正在查攻击源”)。
这样沟通效率极高,不会出现 “群里刷满消息,找不到关键信息” 的情况。
3. 日志留存:“每一步都记下来”,别等复盘时 “想不起来”
新手容易忽视日志记录,觉得 “处置完就行”,结果护网结束复盘时,发现 “某攻击的处置时间记不清”“攻击源 IP 没保存”—— 最后只能熬夜补记录。其实战时花 1 分钟记录,能省掉后期 2 小时的麻烦。
我现在用 “护网处置记录表”,每处理完一个告警就填一行,核心信息包括:
- 基础信息:告警时间、资产 IP、告警级别、告警类型;
- 处置过程:响应时间、处置人员、处置步骤(如 “1. 查 ELK 日志定位攻击 IP;2. 通知网络组阻断;3. 验证漏洞是否修复”);
- 结果:处置完成时间、是否解决、遗留问题(如 “攻击源已阻断,但漏洞未修复,需明天协调开发补丁”)。
可以用 Excel 或在线表格(如飞书表格),设置 “自动保存”,避免数据丢失。
4. 复盘优化:“每 2 小时喘口气”,别等告警堆成山再调整
新手容易 “闷头处置告警”,不做复盘,结果同样的攻击反复出现 —— 第一次护网,“SSH 暴力破解” 告警反复触发,我每天都在处置,直到第 3 天复盘才发现,是 Wazuh 没配置 “连续 5 次失败后自动阻断 IP” 的规则,导致攻击 IP 反复尝试。
正确的做法是,每 2 小时做一次 “小复盘”,花 10 分钟解决 3 个问题:
- 近 2 小时有多少 P0/P1/P2 告警?处置率多少?有没有遗漏?
- 有没有反复出现的告警?能不能通过配置规则自动处置(如 “SSH 暴力破解 5 次后自动阻断 IP”)?
- 处置过程中有没有卡壳?比如 “查日志时 ELK 卡顿”,要不要找运维优化?
第二次护网,我每 2 小时准时复盘,不仅解决了 “反复告警” 的问题,还优化了工具配置,后期日均处置时间减少了 40%,再也不用熬夜到凌晨。
三、身体防猝死:3 个实战技巧,比 “硬扛” 更有用
护网时的 “身体猝死”,大多不是因为 “忙”,而是因为 “不会休息”—— 新手容易 “一坐就是 8 小时,饿了啃面包,渴了喝咖啡”,结果第 3 天就体力不支。其实 3 个小技巧,就能保持体力。
1. 作息:搞 “轮班制”,别信 “熬得越久越负责”
第一次护网,我觉得 “轮班就是偷懒”,硬扛了 3 个通宵,结果第 4 天手抖得握不住鼠标。第二次护网,我们 3 人小组搞 “12 小时轮班制”:
- 早班:8:00-20:00(负责白天的告警处置,做 2 次小复盘);
- 晚班:20:00-8:00(负责夜间告警,重点盯 P0/P1 级,做 2 次小复盘);
- 交接:20:00 和 8:00 时,花 15 分钟交接 “未处置完的告警、遗留问题、注意事项”。
轮班时一定要 “彻底离线”,别想着 “我再看一眼告警”—— 我晚班下班后,会把手机里的告警推送关掉,回家倒头就睡,保证白天精力充沛。
2. 饮食:备 “抗饿 + 不犯困” 的补给,别靠咖啡硬撑
新手容易靠 “咖啡 + 面包” 续命,结果咖啡因过量导致心慌,面包吃多了犯困。第二次护网,我在机房备了这些补给:
- 主食:全麦面包、煮鸡蛋、玉米(抗饿且不犯困,避免吃泡面、汉堡等高油高糖食物);
- 零食:坚果(每天一小把,补充能量)、水果(苹果、香蕉,补充维生素,避免上火);
- 饮品:绿茶(比咖啡提神,且不心慌)、温水(每天喝够 2000ml,避免脱水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我还定了 “强制进食时间”:12:00、18:00、24:00,不管多忙,都停下来吃 15 分钟 —— 吃的时候远离电脑,让眼睛和大脑放松一下。
3. 运动:每小时 “站起来 5 分钟”,别等腰酸背痛再动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 “腰酸 + 注意力下降”,我现在每小时定一个闹钟,站起来做 5 分钟 “简单运动”:
- 拉伸:扩胸运动、转腰、踢腿(缓解久坐僵硬);
- 护眼:远眺机房外的树木(20 秒,缓解眼疲劳);
- 补水:去接杯温水,顺便活动一下腿。
别觉得 “5 分钟浪费时间”—— 其实运动后注意力更集中,处置告警的效率反而更高。
四、新手必避的 5 个坑:别让 “小失误” 变成 “大麻烦”
护网时的 “猝死”,有时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是因为 “小失误” 导致的 “返工 + 焦虑”。我整理了新手最容易踩的 5 个坑,每个都有对应的避坑技巧。
1. 坑 1:误把 “正常流量” 当攻击,浪费精力
新手容易 “过度紧张”,把搜索引擎爬虫、员工正常操作当成攻击 —— 第一次护网,我把百度爬虫的 404 访问当成 “恶意扫描”,花了 1 小时查日志,结果发现是正常爬虫。
避坑技巧:提前整理 “白名单”,包括:
-
IP 白名单:公司办公 IP 段、搜索引擎爬虫 IP(如百度、谷歌);
-
行为白名单:员工正常登录时间(如 9:00-18:00)、业务系统正常访问路径(如 “/api/login” 是正常登录接口)。
告警触发时,先查是否在白名单内,再判断是否为攻击。
2. 坑 2:漏记 “处置日志”,复盘时抓瞎
新手容易 “处置完就忘”,不记录日志,结果护网结束复盘时,发现 “某攻击的处置过程记不清”,只能熬夜补记录。
避坑技巧:用 “边处置边记录” 的习惯,比如:
- 接到告警后,先在表格里填 “告警时间、资产 IP、级别”;
- 处置过程中,每完成一步就记下来(如 “14:00 查 ELK 日志,发现攻击 IP 203.0.113.5”);
- 处置完后,立刻填 “完成时间、结果”,不拖延。
3. 坑 3:单打独斗,不找协同
新手容易 “不好意思麻烦别人”,遇到需要运维、网络组协助的事,自己硬扛 —— 第一次护网,我发现某服务器漏洞需要补丁,却不好意思找开发,结果漏洞反复被利用,只能熬夜手动阻断攻击 IP。
避坑技巧:记住 “护网是团队战”,该协同就协同:
-
需要运维协助:服务器重启、数据恢复、补丁安装;
-
需要网络组协助:IP 阻断、端口封禁、流量监控;
-
需要业务组协助:确认业务是否中断、数据是否重要。
协同时用 “3 句话沟通法”,清晰说明需求,别浪费时间。
4. 坑 4:忽视 “预案演练”,战时手忙脚乱
新手容易 “觉得预案没用”,不做演练,结果攻击真的来了,不知道该按哪个步骤处置 —— 第一次护网,遇到网页篡改,我因为没演练过预案,愣了 10 分钟才开始操作。
避坑技巧:护网前 1 周,做 1 次 “预案演练”,比如:
-
模拟 “勒索病毒感染” 场景,按预案走一遍 “断网 - 恢复数据 - 查攻击源” 流程;
-
模拟 “SQL 注入攻击” 场景,按预案走一遍 “定位 IP - 阻断 - 修复漏洞” 流程。
演练时记录 “卡壳点”,比如 “远程桌面连接不上”,提前解决。
5. 坑 5:过度焦虑,越忙越乱
新手容易 “越忙越慌”,看到告警堆成山,就手忙脚乱,结果漏判紧急告警 —— 第一次护网,我看到屏幕上满是告警,慌得连 P1 级告警都漏看了。
避坑技巧:用 “深呼吸 + 优先级排序” 缓解焦虑,比如:
- 看到告警堆成山时,先深呼吸 3 次,让自己冷静;
- 按 “P0→P1→P2→P3” 的顺序排序,先处理高优先级告警,不管低优先级;
- 处理完一个告警,再拿下一个,不贪多。
结语:护网不是 “拼命赛”,而是 “持久战”
第一次护网结束,我累得在家睡了 2 天,还因为漏报告警被批评;第二次护网,我靠 “提前准备、高效流程、合理休息”,不仅零失误完成任务,还每天能睡够 6 小时。
其实对蓝队新手来说,“防猝死” 的核心不是 “少干活”,而是 “聪明干活”—— 提前搭好工具、写好预案、分好工,战时按分级流程处置,别把精力浪费在假告警和无效沟通上,再加上合理的作息和饮食,就能轻松撑完护网。
最后想对新手说:护网的胜利,从来不是 “熬到最后”,而是 “稳到最后”。与其硬扛着熬夜,不如提前做好准备 —— 毕竟能活着、笑着结束护网,还能交出零失误的答卷,才是真正的 “蓝队高手”。
网络安全学习资源分享:
给大家分享一份全套的网络安全学习资料,给那些想学习 网络安全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安全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网络安全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前往获取
读者福利 | 优快云大礼包:《网络安全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1.成长路线图&学习规划👈
要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作为新手一定要先学习成长路线图,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安全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


👉2.网安入门到进阶视频教程👈
很多朋友都不喜欢晦涩的文字,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视频教程,其中一共有21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当前板块的精华浓缩。(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3.SRC&黑客文档👈
大家最喜欢也是最关心的SRC技术文籍&黑客技术也有收录
SRC技术文籍:

黑客资料由于是敏感资源,这里不能直接展示哦!(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4.护网行动资料👈
其中关于HW护网行动,也准备了对应的资料,这些内容可相当于比赛的金手指!

👉5.黑客必读书单👈

👉6.网络安全岗面试题合集👈
当你自学到这里,你就要开始思考找工作的事情了,而工作绕不开的就是真题和面试题。

所有资料共282G,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网络安全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链接免费领取~
读者福利 | 优快云大礼包:《网络安全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