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ven
1.1. 初识Maven
Maven是Apache旗下的一个开源项目,是一款用于管理和构建java项目的工具。
官网:https://maven.apache.org/
Apache 软件基金会,成立于1999年7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受欢迎的开源软件基金会,也是一个专门为支持开源项目而生的非盈利性组织。
开源项目:https://www.apache.org/index.html#projects-list
1.2 Maven的作用
- 依赖管理
- 方便快捷的管理项目依赖的资源(jar包),避免版本冲突问题
- 导入所需的jar包时, 我们只需要在maven项目的pom.xml文件中,添加该jar包的坐标和版本即可
- maven的统一结构如下:
- 统一项目结构
- maven提供了标准的、跨平台(Linux、Windows、MacOS) 的自动化项目构建方式
- Maven是一款管理和构建java项目的工具
1.3 Maven仓库
- 用于存储资源,管理各种jar包
- Maven 仓库又分为三类
- 本地仓库
- 自己计算机上的一个目录(用来存储jar包)
- 中央仓库
- 由Maven团队维护的全球唯一的。仓库地址:https://repo1.maven.org/maven2/
- 远程仓库
- 一般由公司团队搭建的私有仓库
- 本地仓库
1.4 Maven 安装
1.4.1 下载
下载地址:https://maven.apache.org/download.cgi
Maven是绿色软件,解压在纯英文路径下即可使用
安装完成后,建议修改本地仓库和中央仓库
修改本地仓库
- 进入解压好的maven文件夹下的conf目录,修改settings.xml配置文件
- 将该文件 【53】行的标签,粘贴到注释的外面
- 将 【/path/to/local/repo】 修改为想作为本地仓库目录的全路径名
配置阿里云私服
由于中央仓库在国外,访问很慢,所有建议修改为阿里公司提供的镜像仓库
4. 定位到该文件的【160】行左右
5. 在标签下为其添加子标签,内容如下:
<mirror>
<id>alimaven</id>
<name>aliyun maven</name>
<url>http://maven.aliyun.com/nexus/content/groups/public/</url>
<mirrorOf>central</mirrorOf>
</mirror>
2. IDEA集成Maven
2.1 配置Maven环境
- 选择 IDEA中 File => Settings => Build,Execution,Deployment => Build Tools => Maven
- 设置IDEA使用本地安装的Maven,并修改配置文件及本地仓库路径
Maven home path :指定当前Maven的安装目录
User settings file :指定当前Maven的settings.xml配置文件的存放路径
Local repository :指定Maven的本地仓库的路径 (如果指定了settings.xml, 这个目录会自动读取出来, 可以不用手动指定)
- 配置工程的编译版本为11
- Maven默认使用的编译版本为5(版本过低)
2.2 创建Maven项目
1、创建一个空项目
2、创建模块,选择Maven,点击Next
3、填写模块名称,坐标信息,点击finish,创建完成
4、在Maven工程下,创建HelloWorld类
5、编写 HelloWorld,并运行
3. POM文件
3.1 POM配置详解
POM (Project Object Model) :指的是项目对象模型,用来描述当前的maven项目。
- 使用pom.xml文件来实现
pom.xml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 POM模型版本 -->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 当前项目坐标 -->
<groupId>com.itheima</groupId>
<artifactId>maven_project1</artifact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 打包方式 -->
<packaging>jar</packaging>
</project>
pom文件详解:
- :pom文件的根标签,表示当前maven项目
- :声明项目描述遵循哪一个POM模型版本
- 虽然模型本身的版本很少改变,但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POM模型版本是4.0.0
- 坐标 :、、
- 定位项目在本地仓库中的位置,由以上三个标签组成一个坐标
- :maven项目的打包方式,通常设置为jar或war(默认值:jar)
3.2 坐标详解
Maven坐标详解
什么是坐标?
- Maven中的坐标是资源的唯一标识 , 通过该坐标可以唯一定位资源位置
- 使用坐标来定义项目或引入项目中需要的依赖
Maven坐标主要组成
- groupId:定义当前Maven项目隶属组织名称(通常是域名反写,例如:com.itheima)
- artifactId:定义当前Maven项目名称(通常是模块名称,例如 order-service、goods-service)
- version:定义当前项目版本号
如下图就是使用坐标表示一个项目: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kQDZsxcV-1676112725919)(assets/image-20220616111031057.png)]
注意:
- 上面所说的资源可以是插件、依赖、当前项目。
- 我们的项目如果被其他的项目依赖时,也是需要坐标来引入的。
4. 依赖管理
4.1 依赖传递
- 依赖具有传递性
- eg: A >>> B(A依赖B) B >>> C(B依赖C)
- 则有A >>> C(A依赖C)
4.2 排除依赖
- 主动断开依赖的资源,且不需要指定版本,格式如下:
<exclusions>
<exclusion>
<groupId>junit</groupId>
<artifactId>junit</artifactId>
</exclusion>
</exclusions>
- 如上所示,该项目排除了 junit
4.3 依赖范围
- 导入依赖的jar包默认为 complie (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如果希望限制依赖的使用范围,可以使用标签
scope标签的取值范围:
scope值 | 主程序 | 测试程序 | 打包(运行) | 范例 |
---|---|---|---|---|
compile(默认) | Y | Y | Y | log4j |
test | - | Y | - | junit |
provided | Y | Y | - | servlet-api |
runtime | - | Y | Y | jdbc驱动 |
4.4 生命周期
4.4 生命周期
- 生命周期的顺序是:clean --> validate --> compile --> test --> package --> verify --> install --> site --> deploy
- Maven对项目构建的生命周期被划分为3套,且相互独立
- 清理(clean)
- 主要做清理工作
- 核心工作(default)
- 编译、测试、打包、安装、部署等
- 生成报告(site)
- 生成报告、发布站点等
- 清理(clean)
- Maven生命周期分很多阶段,我们常用的为以下五个:
- clean:移除上一次构建生成的文件(target目录)
- compile:编译项目源代码生成class文件,生成并存放在target目录
- test:使用合适的单元测试框架运行测试(junit)
- package:将编译后的文件打包,如:jar、war等
- install:安装项目到本地仓库
- 生命周期靠后的依赖于它前面的操作
-
- 比如执行test,在它之前的clean --> validate --> compile 都会依次自动执行
5. SpringBoot基础
- 由于Spring框架入门难度很高,所以官方基于SpringFramework 提供了SpringBoot框架
- Spring Boot 可以帮助我们非常快速的构建应用程序、简化开发、提高效率 。
5.1 SpringBootWeb快速入门
第1步:创建SpringBoot工程项目
第2步:定义HelloController类,添加方法hello
第3步:给控制类HelloController添加@RestController注解
第4步:给方法hello添加 @RequestMapping(“/h”) 注解,其中 “/h” 为浏览器访问路径
第5步:测试运行
6. HTTP协议
- 网络中的协议即通信规则,Http协议规定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规则
- http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 http协议要求:浏览器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时,或是服务器在向浏览器发送响应数据时,都必须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6.1 HTTP 请求协议
- HTTP请求协议分为一下三部分
- 请求行:请求方式(post/get)、资源路径 和 协议/版本 三部分组成
- 请求头:格式为key: value形式 ,设置浏览器的一些自身信息和想要响应的形式
- 请求体(POST特有):存储请求参数,GET请求的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不需要设置请求体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
区别方式 | GET请求 | POST请求 |
---|---|---|
请求参数 | 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 例:/brand/findAll?name=OPPO&status=1 | 请求参数在请求体中 |
请求参数长度 | 请求参数长度有限制(浏览器不同限制也不同) | 请求参数长度没有限制 |
安全性 | 安全性低。原因:请求参数暴露在浏览器地址栏中。 | 安全性相对高 |
6.1 HTTP 响应协议
-
- HTTP请求协议分为一下三部分
- 响应行:由
协议及版本
、响应状态码
、状态码描述
组成 - 响应头:格式为key: value形式 ,设置一些信息和想要执行的动作
- 响应体:存储请求参数,响应体和响应头之间有一个空行隔开(作用:用于标记响应头结束)
- 响应行:由
- HTTP请求协议分为一下三部分
6.2 响应状态啊
状态码分类 | 说明 |
---|---|
1xx | 响应中 — 临时状态码。表示请求已经接受,告诉客户端应该继续请求或者如果已经完成则忽略 |
2xx | 成功 — 表示请求已经被成功接收,处理已完成 |
3xx | 重定向 — 重定向到其它地方,让客户端再发起一个请求以完成整个处理 |
4xx | 客户端错误 — 处理发生错误,责任在客户端,如:客户端的请求一个不存在的资源,客户端未被授权,禁止访问等 |
5xx | 服务器端错误 — 处理发生错误,责任在服务端,如:服务端抛出异常,路由出错,HTTP版本不支持等 |
- 常见的状态码
-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端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