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好奇为什么华为能在手机、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保持产品竞争力?
从Mate系列的持续热销到Nova系列的稳定增长,背后离不开IPD市场组合策略的支撑。
这套策略依托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和市场组合IPD工具,实现了产品线的精准布局。今天,我们拆解一下华为如何通过这一策略实现市场突破。
一、IPD市场组合策略及相关体系是什么?
IPD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是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方法论,核心是通过跨部门协作、结构化流程和决策评审机制,提升产品开发效率与市场成功率。它就像一个“中央调度系统”,让市场、研发、供应链等部门协同运作,避免各自为战。
IPD市场组合策略是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的核心落地手段,通过市场组合IPD工具对产品线进行科学规划,从角色、资源、市场三个维度构建产品组合:角色维度将产品分为现金牛(高利润、低增长)、明星(高增长、高潜力)、问题产品(需优化或淘汰);资源维度根据产品角色分配资源;市场维度针对不同区域、用户群体定制组合。例如华为手机业务通过该策略,明确了Mate系列(明星产品)、Nova系列(现金牛产品)的定位。
市场组合IPD工具则是实施策略的具体方法,包括需求优先级矩阵、产品组合价值曲线等,为市场组合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就像“导航仪”帮助企业找准产品布局方向。
二、为什么企业需要IPD市场组合策略?
传统产品组合管理存在两大致命缺陷:
- 一是资源平均主义陷阱,所有产品享受同等资源,导致核心产品缺乏竞争力;
- 二是市场静态化陷阱,忽视市场动态变化,产品组合与需求脱节。
而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通过“市场-产品-资源”的三维动态协同,将IPD市场组合策略嵌入产品全生命周期,其核心价值有3点:
- 一是精准打击,将80%资源聚焦在20%的高价值产品上(二八法则);
- 二是风险对冲,通过“现金牛+明星+问题产品”的组合,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
- 三是需求闭环,从市场调研到产品开发再到迭代优化,形成“需求-产品-反馈”的闭环。
市场组合IPD工具的适用范围覆盖全产业链,所以企业中的产品总监需通过需求优先级矩阵确定产品组合角色,避免贪多求全;市场总监应利用市场-产品匹配度分析工具,识别高潜力细分市场;而战略规划负责人应该基于产品组合价值曲线,制定资源分配策略;研发负责人则通过IPD流程将市场组合策略转化为技术规格书。
三、IPD市场组合策略的应用场景与落地步骤
IPD市场组合策略的应用场景贯穿企业战略全周期。新产品线规划阶段,通过市场组合IPD工具分析市场空白点;现有产品线优化阶段,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组合角色;市场拓展阶段,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特点制定组合策略。
当然光有策略不够,还得有工具落地。
市场组合IPD工具是实践IPD市场组合策略的利器,它的核心是用数据说话。
比如通过$Appeals工具会整合市场调研数据、用户反馈、竞争对手动态,生成市场机会清单。
接着开始组合评估,使用“市场吸引力-企业竞争力”矩阵,给每个机会打分。比如开发5G工业模组的市场吸引力90分,企业竞争力85分,就会被列为优先投入项;而开发低端功能机的市场吸引力60分,但企业竞争力仅40分,就会被暂缓。
最后做资源匹配,根据评估结果,自动分配研发、资金、人力等资源。华为内部有个说法:“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市场组合IPD工具就是确保子弹(资源)都射向靶心(高价值机会)。
华为的产品竞争力,源于IPD市场组合策略、IPD集成产品开发与市场组合IPD工具的协同。
市场组合IPD工具提供分析依据,IPD市场组合策略规划产品布局,IPD集成产品开发确保落地执行。
对企业而言,从梳理产品线开始,借助市场组合IPD工具评估机会,通过IPD市场组合策略优化布局,再依托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推进落地,就能实现产品组合的精准化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