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法律领域也不例外。从电子取证(e-Discovery)到合同智能审查,从法律研究到风险评估,AI已成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发现洞察的强大工具。然而,与任何新技术一样,AI也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和术语壁垒。
作为法律人,要有效地利用AI、评估其风险、应对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甚至在与客户或对手方的交流中保持专业优势,掌握核心术语是第一步。
本文为您梳理了42个必知AI术语,助您从容步入AI赋能的法律新时代。
基础入门篇:理解AI的“世界观”
- 人工智能(AI):一个广义概念,指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感知)的科学与工程。
- 机器学习(ML):AI的一个核心分支。机器通过算法从数据中“学习”规律,而非通过明确的程序指令。它是目前大多数法律AI应用的基础。
- 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的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它能处理更复杂的数据(如图像、声音),但通常需要更多数据和算力。
- 神经网络:一种受生物大脑启发的计算模型,由大量互连的“神经元”组成,是深度学习的基石。
- 算法:一套详细的、用于解决问题或执行任务的指令和规则序列。AI模型的核心就是其算法。
- 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模式、关联和异常的过程,是机器学习的前置步骤。
- 大数据:指规模巨大、结构复杂、无法用传统软件处理的数据集。AI的“燃料”。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能够生成全新内容(如文本、图像、代码)的AI模型,例如ChatGPT、Midjourney。在法律中可用于草拟文件初稿、生成尽职调查问题清单等。
模型与数据篇:AI如何工作与“学习”
- 训练:让机器学习模型从已标注的数据中学习模式的过程,即“教”AI的过程。
- 数据集:用于训练或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集合。其质量和规模直接影响模型效果。
- 标注/标签:为数据集中的样本添加含义标签的过程。例如,为合同条款标注“责任限制条款”或“争议解决条款”。
- 模型:训练完成后得到的、可以用于预测或决策的“成品”AI。
- 参数:模型内部的可调节变量,其数值在训练过程中被确定,决定了模型的行为。
- 提示/提示词(Prompt):用户输入给生成式AI的指令或问题。撰写高质量的提示词是有效使用AI的关键技能。
- 幻觉(AI Hallucination):指AI生成看似合理但事实上不正确或毫无根据的信息。这是律师使用AI时必须高度警惕的风险。
- 过拟合:模型对训练数据学得“太好”,反而无法很好地泛化到新数据,就像死记硬背的学生不会举一反三。
- 偏见(Bias):由于训练数据本身的不公平或片面,导致AI模型产生歧视性或不公平的结果。这是AI伦理和法律合规的核心议题。
能力与应用篇:AI在法律中的具体身手
- 自然语言处理(NLP):让计算机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的技术。所有法律文本分析AI都基于此。
- 大型语言模型(LLM):基于海量文本数据训练出的、拥有巨量参数的深度学习模型,是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 预测分析:使用历史数据和ML模型来预测未来结果。可用于预测诉讼胜率、案件审理时长等。
- 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运行的、条款被写入代码的自动执行合约。律师需要理解其法律效力和潜在风险。
- 电子取证(e-Discovery):利用技术识别、收集和生成电子数据作为法律证据的过程。AI已广泛应用于提高e-Discovery的效率和准确性。
- 文档自动化:使用模板和规则,自动生成法律文书(如标准合同、遗嘱)的工具。
- 情感分析:使用NLP技术判断一段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倾向(正面、负面、中性),可用于分析公众舆论或对方当事人的沟通记录。
- 命名实体识别(NER):从文本中自动识别并分类特定实体,如人名、组织名、地点、时间、金额等。可用于快速提取合同关键信息。
风险与合规篇:律师的专业核心战场
- 可解释性/可解释AI(XAI):指理解AI模型如何做出决策的能力。在司法和监管中,对“黑箱”模型决策的解释需求日益增长。
- 算法透明度:关于算法设计、数据和用途的公开程度。是监管和诉讼的焦点。
- 算法问责:指开发者和使用者对算法决策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原则。
- 负责任AI:一个框架,旨在确保AI的设计、开发和部署是公平、可靠、安全、透明且符合伦理的。
- 数据隐私:在处理个人数据时,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要求,与AI的数据需求常存在张力。
- 模型漂移:随着时间的推移,AI模型的表现因现实世界数据分布的变化而下降的现象。需要持续监控和更新。
- 对抗性攻击:故意输入精心构造的数据以欺骗AI模型,使其做出错误判断。这关乎AI系统的安全性。
- 知识产权(IP):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训练数据是否侵犯版权、AI专利的申请等,是前沿的法律挑战。
- 合规科技(RegTech):利用技术(尤其是AI)来帮助企业更高效、更低成本地遵守监管规定。
进阶概念篇:成为真正的AI通
- AGI(通用人工智能):指具备与人类同等水平、能执行任何智能任务的AI。目前仍是理论概念。
- 强化学习:一种机器学习方法,AI通过与环境互动并获得奖励或惩罚来学习最优策略。
- 计算机视觉:让计算机“看懂”和理解图像和视频的技术,可用于分析监控录像、物证图片等。
- 语音识别:将人类语音转换为文本的技术,可用于庭审记录、律师口述笔记等。
-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使用软件机器人自动化重复性、规则性的数字任务,如数据录入、表单填写。
- 图神经网络(GNN):专门处理图结构数据(如社交网络、知识图谱)的神经网络,可用于分析复杂的公司股权关系或犯罪网络。
- Transformer架构:一种革命性的神经网络架构,是当前绝大多数先进LLM的基石。
- 人工智能治理:指用于指导和管理AI开发、部署和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
结语
律师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解法律,更在于理解法律所适用的现实世界。当AI成为这个新现实的一部分时,主动学习、积极拥抱,将是法律专业人士保持领先的关键。
12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