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wait和notify方法
在 Java 多线程编程中,wait()
和 notify()
/notifyAll()
是 Object
类的核心方法,用于实现线程间的协作与通信。它们允许线程在特定条件下暂停执行(wait()
),并在条件满足时被唤醒(notify()
/notifyAll()
)。以下是详细介绍:
基本概念
wait()
:让当前线程释放对象锁,并进入该对象的等待队列(wait set
),直到其他线程调用相同对象的notify()
或notifyAll()
。notify()
:随机唤醒该对象等待队列中的一个线程,使其重新竞争对象锁。notifyAll()
:唤醒该对象等待队列中的所有线程,让它们重新竞争对象锁。
关键特性:
- 必须在 同步块(
synchronized
) 中调用,否则会抛出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 wait()
会释放对象锁,而sleep()
或join()
不会释放锁。
中断处理:
若线程在 wait()
时被中断,会抛出 InterruptedException
,需妥善处理。
notify()
和notifyAll()
notify()
:仅唤醒一个线程,适用于:- 多个线程等待同一条件,且只需唤醒一个。
- 唤醒所有线程可能导致性能问题(如大量线程竞争锁)。
notifyAll()
:唤醒所有线程,适用于:- 多个线程等待不同条件,需全部唤醒。
- 避免某些线程永久等待(如生产者 - 消费者模型中,生产者唤醒消费者,消费者唤醒生产者)。
(七)ThreadLocal
ThreadLocal
是 Java 中用于实现线程局部变量的类,它为每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都创建一个独立的副本,每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改变自己的副本,而不会影响其他线程所对应的副本。以下是关于 ThreadLocal
的详细解析:
1. 核心概念
- 线程隔离:每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独立变量副本,线程间互不影响。
- 存储作用域:变量的作用域限定于当前线程,生命周期与线程一致。
- 典型场景:
- 数据库连接(每个线程独立维护自己的连接)。
- 用户会话管理(每个线程保存独立的用户信息)。
- 日志上下文传递(如链路追踪 I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Local<String> local = new ThreadLocal<>();//注意这是一个泛型类,存储类型为我们要存放的变量类型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local.set("aaa");
System.out.println("变量值已设定");
System.out.println(local.get());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local.get());
});
t1.start();
t2.start();
}
}
/*
输出
变量值已设定
aaa
null
*/
ThreadLocal<String> local = new InheritableThreadLocal<>();--->子线程可以继承主线程
(八)定时器
标准库中的定时器
标准库中提供了一个Timer类。Timer类的核心方法为schedule,schedule 包含两个参数:第⼀个参数指定即将要执行的任务代码,第⼆个参数指定多长时间之后执行(单位为毫秒)。
Timer timer = new Timer();
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3000);
(九)守护线程
不要把操作系统的守护进程和守护线程相提并论
守护线程(Daemon Thread)是一种特殊的线程,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他线程提供服务,而不是执行核心业务逻辑。当所有非守护线程(用户线程)结束时,JVM 会自动终止守护线程,即使它们还在执行中。
通过 Thread.setDaemon(true)
方法将线程设置为守护线程,必须在启动线程前设置。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main = Thread.currentThread();
Thread t = new Thread(() -> {
try {
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我是守护线程");
Thread.sleep(1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t.setDaemon(true);
t.start();
Thread.sleep(3000);
}
特性:
特性 | 描述 |
---|---|
线程类型判断 | thread.isDaemon() :返回 true 表示守护线程,false 表示用户线程。 |
设置时机 | 必须在 thread.start() 前调用 setDaemon(true) ,否则会抛出 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 |
继承性 | 线程创建的子线程会继承父线程的守护状态。例如,守护线程创建的子线程默认是守护线程。 |
终止机制 | 当所有用户线程结束时,JVM 会自动调用 System.exit(0) 终止守护线程,不会等待守护线程完成。 |
(十)线程的状态
线程的生命周期主要有以下六种状态:
- New(新创建)
- Runnable(可运行)
- Blocked(被阻塞)
- Waiting(等待)
- Timed Waiting(计时等待)
- Terminated(被终止)
在程序编码中想要确定线程当前的状态,可以通过getState()方法来获取,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任何线程在任何时刻只能处于一种状态。
(十一)volatile关键字
在 Java 中,volatile
是一个轻量级的同步机制,用于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它主要用于解决多线程环境下变量的一致性问题,但不能替代 synchronized
或锁机制。
核心概念
- 可见性保证: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
volatile
时,JVM 会确保该变量的修改对所有线程立即可见。 - 禁止指令重排序:
volatile
会禁止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保证代码的执行顺序与书写顺序一致。 - 原子性限制:
volatile
不保证原子性(除了对单个变量的写操作),如count++
这类复合操作仍需同步。
(十二) 多线程实战:生产者与消费者
模拟一个餐厅的2个厨师和3个顾客,假设厨师炒出一个菜的时间为3秒,顾客吃掉菜品的时间为4秒。
package com.test;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Objects;
import java.util.Queue;
public class Main6 {
private static Queue<Object> queue = new Linked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Thread(Main6::add,"厨师1").start();
new Thread(Main6::add,"厨师2").start();
new Thread(Main6::take,"消费者1").start();
new Thread(Main6::take,"消费者2").start();
new Thread(Main6::take,"消费者3").start();
}
private static void add(){
while (true){
try {
Thread.sleep(3000);
synchronized (queue){
String 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new Date()+" "+name+"出餐了");
queue.offer(new Object());
queue.notifyAll();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private static void take(){
while (true){
try {
synchronized (queue) {
while (queue.isEmpty()) queue.wait();
queue.poll();
String 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new Date() + " " + name + "拿到了餐品,正在享用");
}
Thread.sleep(4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