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概念,能够让处理器在遇到特定事件时暂停当前任务并转而处理其他紧急事务。在ARMv8和ARMv9架构中,中断的处理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本文将详细介绍ARMv8/ARMv9架构下Linux内核中断相关的软件导读,包括源代码展示和解析。
一、中断处理流程概述
在了解Linux内核中断相关软件之前,首先需要了解ARMv8/ARMv9架构下中断的处理流程。ARMv8/ARMv9架构支持两种类型的中断: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外部中断是由外部设备触发的,如计时器溢出、外部输入信号等;内部中断是由处理器内部产生的,如异常、故障等。
中断处理流程如下:
- 中断触发:外部设备或内部事件触发中断请求。
- 中断请求响应:处理器暂停当前任务,保存上下文,并跳转到中断处理程序。
- 中断处理: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处理对应的中断事件。
- 中断处理完成:中断处理程序完成后,恢复上下文,继续执行中断前的任务。
二、Linux内核中断相关软件导读
在Linux内核中,中断的处理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断描述符表(IDT)、中断处理程序、异常处理。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软件的作用和相关源代码。
- 中断描述符表(IDT)
中断描述符表是Linux内核用于管理中断向量和中断门的数据结构。每个中断向量都对应一个中断门,中断门指向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中断描述符表的定义和初始化如下所示:
str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