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部分结构目录:
1./: 根目录,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目录 如:/etc,/bin, /dev, /lib, /sbin等放置在一个分区中;
2./bin:可执行二进制目录文件,如常用的ls,cat, mv, tar命令存放在本目录中。
3./boot: 存放linux系统启动时使用的文件,其中vmlinuz为linux内核文件,以及gurb文件
4./dev: 设备文件目录,本目录用于存放系统下的设备文件,linux下设备被当成文件,访问该目录下某个文件,相当于访问某个设备。
5./etc: 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目录,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重要的配置文件有:6./etc/inittab, /etc/fstab, /etc/init.d, /etc/X11, /etc/sysconfig, /etc/xinetd.d
7./home: 系统默认的用户目录,新增用户帐户时,用户的家目录都存放在目录下,-表示当前用户的目录。
8./lost+find: 系统异常产生错误时,会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在此目录下。
9./root:系统管理员目录
10./usr:应用程序存放目录:
/usr/bin 存放应用程序,
/usr/share存放共享数据,
/usr/lib:存放程序运行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
/usr/local: 存放软件升级包,
/usr/share/doc:系统说明文件存放目录。
/usr/share/man:程序说明文件存放目录
二、Lnux终端常用热键:
1.Tab:命令补全,文件路径补全;
2.Ctrl+c:终止正在运行的程序。
3.Ctrl+d: 退出字符界面。
4.用户管理类命令:
su+用户名:进入某用户,不加任何默认为root
5.文件目录类命令:
ls:查看
cd+绝对路径/相对路径
cd -返回进入此目录之前所在的目录
cd /:进入根目录
Cd:进入用户主目录
.:当前目录
..:上一层目录
touch:一是用于把已存在文件的时间标签更新为系统当前的时间(默认方式),它们的数据将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二是用来创建新的空文件。
cp:拷贝文件
Cp -rf :拷贝目录
Mv:剪切/修改文件(目录)名字
Mv+源名字文件(目录)+新名字文件(目录)
Mv+源文件+目录文件,则源文件名字不变。
Rm:删除
Rm-rf:强制删除
chmod:更改权限
Chmod +权限对应数字+文件(目录)
Mkdir:创建目录
Mkdir -p:自动创建并创建路径中所缺的目录
Du:查看目录(文件)大小
-m或--megabytes以MB为单位输出。-s或--summarize仅显示总计,只列出最后 加总的值
Pwd:查看当前所在位置的绝对路径
6.文件打包类命令:
tar -zcvf + log.tar.gz + log2012.log :打包后,以gzip 压缩
Tar -xzf + log2012.log : 解压
7.查找类命令:
Find +路径+-name”targetname”
Grep+”一句话“+路径+*(所有含)+-R(递归)
8.进程管理类命令:
Ps:查看进程
Kill -9+进程号: 强制关闭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