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定向
1)概念理解
--> stdin(标准输入)--> CPU --> 输出 --> stdout(显示屏1) --> stderr(显示屏2)
- 标准输入: 键盘0
- 标准输出: 显示屏1
- 标准错误输出: 显示屏2
> filename 将文件“filename”变为空文件,若不存在,则创建
2)输出重定向
<
eg: tr 'a-z' 'A-Z' < hello tr(替换)
wc < /etc/inittab //统计/etc/inittab中的行数,单词数,字符数
<< 写入文件
eg: cat > filename << EOF(end of file)
3)输出重定向 (覆盖)
标准输出重定向: 1> , > ,>!(输出并强制覆盖)
标准错误重定向: 2> , 2>/dev/null (放入垃圾箱)
全部输出重定向: &>
4)输出追加重定向 (追加)
标准输出追加重定向: 1>>
标准错误追加重定向: 2>>
全部输出追加重定向: &>>
5)将标准错误输出(错误消息)转化为标准输出: 2 > &1(还是错误消息,只是位置变化)
2.管道符 |
将上一条命令的标准输出(正确输出)作为管道符后面命令的标准输入
3.sort 命令:用于排序
-n 纯数字排序
-t 指定分隔符
-k 根据分隔符选择用哪一列进行排序
-r 逆序排序,由大到小
4.tee 命令:显示输出到屏幕上,并保存到文件中
eg: ls /bin | tee file
5.vim 编辑器的使用
1)一般模式
复制:yl yw yy y3y
删除:dl dw dd d3d
剪切:cl cw cc c3c
(注意:剪切后进入插入模式,粘贴时需要退出插入模式)
粘贴:p
撤销:u
取消撤销:Ctrl r
分屏:
左右分屏:Ctrl+w v
上下分屏:Ctrl+w s
删除分屏:Ctrl+w c
切换分屏:Ctrl+w (上下左右键)
到达文件第一行:gg
到达文件最后一行:G
2)一般模式进入插入模式
i 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
l 在光标所在行行首插入
A 在光标所在行行尾插入
a 在光标下一位置插入
o 在光标所在下一行插入
O 在光标所在上一行插入
s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进行插入
S 删除光标所在行进行插入
6.命令模式
1)文件设置
set nu 设置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
set cursorline 设置行线标识
set mouse 添加鼠标选择
注意:以上设置均为临时设置,永久生效需要修改vim配置文件/etc/vimrc
2)关键字搜索
/关键字
n 向下搜索关键字
N 向上搜索关键字
3)批量修改字符
:%s/westos/root
:%s/westos/root/g
:16,18s/westos/root/g
4)批量添加
Ctrl v 选中需要操作的字符,按大写i,进入插入模式,写入要插入的内容,最后按ESE,退出插入模式即可
5)批量删除
Crtl v 选中需要操作的字符,按小写i或者Delete键
6)退出
:x 保存退出
:x! 强制保存退出
:wq 保存退出
:wq! 强制保存退出
:q 退出
:q! 强制退出
7.vim帮助查找:vimtutor,vimtutor -g zh cn
8.gedit编辑,类似WPS的用法
Ctrl n
Ctrl o
Ctrl s
Ctrl x
Ctrl v
Ctrl c
注意: gedit的帮助文档:yelp help:gedit
9.Linux中用户与用户组的管理
Linux系统下几乎一切皆文档
Linux系统中缺省(默认)shell为bash
1)用户的管理
用户文件:/etc/passwd user:passwd:uid:gid
两个命令:
useradd (-u,-g,-c,-d,-s)
usermod (-u,-g,-c,-d,-s)(-G,-aG)(-d,-md)
-G 附加用户(给用户附加组)
id (-u,-g,-G,-un,-gn,-Gn)
userdel -r username
2)用户组的管理
用户组文件:/etc/group groupname:passwd:gid
组的成员两个命令:
groupadd(-g) 后边只能跟一个
group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