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假如要判断字符串A"ABA"是不是字符串B"ABABABA"的子串。
解法一:
暴力破解法, 直接枚举所有的长度为3的子串,然后依次与A比较,这样就能得出匹配的位置。 这样的时间复杂度是O(M*N),M为B的长度,N为A的长度。
解法二:
Rabin-Karp算法:
思想:假设待匹配字符串的长度为N,目标字符串的长度为M(M>N);首先计算待匹配字符串的hash值,计算目标字符串前N个字符的hash值;比较前面计算的两个hash值,比较次数M-N+1:若hash值不相等,则继续计算目标字符串的下一个长度为N的字符子串的hash值,若hash值相同,则需要使用比较字符是否相等再次判断是否为相同的子串(这里若hash值相同,则直接可以判断待匹配字符串是目标字符串的子串,之所以需要再次判断字符是否相等,是因为不同的字符计算出来的hash值有可能相等,称之为hash冲突或hash碰撞,不过这是极小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哈希函数定义如下:
其中Cm表示字符串中第m项所代表的特地数字,有很多种定义方法,我习惯于用java自带的char值,也就是ASCII码值。java中的char是16位的,用的Unicode编码,8位的ASCII码包含在Unicode中。b是哈希函数的基数,相当于把字符串看作是b进制数。h是防止哈希值溢出。
代码:
public class RabinKar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ABABABA";
String p = "ABA";
match(p, s);
}
/**
* @param p 模式
* @param s 源串
*/
static void match(String p,String s){
long hash_p = hash(p);//p的hash值
int p_len = p.length();
for (int i = 0; i+p_len<= s.length(); i++) {
long hash_i = hash(s.substring(i, i+p_len));// i 为起点,长度为p_len的子串的hash值
if (hash_p==hash_i) {
System.out.println("match:"+i);
}
}
}
final static long seed = 31; // 进制数
/**
* 不同的字符计算出来的hash值相同 称为hash冲突
* 使用100000个不同字符串产生的冲突数,大概在0~3波动,使用100百万不同的字符串,冲突数大概110+范围波动。
* @param str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long hash(String str) {
long h = 0;
for (int i = 0; i !=str.length(); i++) {
// 这个计算方式就是 An²+Bn+c 的循环表达式,而这个计算方式就是二进制转十进制的计算方式
// 这里n=31,可以理解为转为31进制
h = seed * h + str.charAt(i);
}
return h%Long.MAX_VALUE; // 防止hash值过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