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以“共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源生态”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全球开源技术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大会汇聚了国内外开源专家、企业领袖与技术精英,聚焦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推动构建开放、可持续、具备全球影响力的AI开源生态系统。
九州未来研发总监吴文相受邀出席大会,并于13日带来《低轨网络MEC边缘云与AI融合的无单点失效解决方案》主题演讲,分享了九州未来在边缘计算与AI融合前沿的创新成果,为构建可靠太空边缘基础设施贡献关键思路与实践经验。
聚焦软件与算法创新,无单点失效解决方案的技术内核
吴文相在演讲开篇即指出,将边缘计算能力部署于卫星网络,是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高效服务的关键,但同时也面临太空极端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如硬件故障、单粒子反转等数据错误,以及网络链路不稳定等。他强调,这正是九州未来提出并深耕“无单点失效”解决方案的核心驱动,旨在确保在严苛太空环境下边缘云服务的极致高可用。
面对低轨网络MEC场景的单点失效风险,吴文相详细阐述了九州未来打造的针对性技术体系:
- 抗单粒子反转技术:通过操作系统与容器的协同防护机制,有效应对太空辐射引起的单粒子反转问题,提升系统在极端太空环境下的可靠性。
- 边缘自治技术:基于容器云的边缘自治方案,在低轨网络MEC场景中实现边缘节点的自主管理和决策,确保在链路不稳时仍能稳定运行,增强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 自动故障分析与恢复技术:依托AI的自动故障分析与恢复能力精,准分析诊断边缘云系统故障,快速执行恢复操作,最大限度降低服务中断风险,保障业务连续性。
- 智能业务数据导流技术:利用AI算法对业务数据进行智能调度,将数据高效传输至目标节点,优化资源利用效率。
拥抱开源,共筑AI时代新生态
在次日(14日)举行的圆桌会议中,九州未来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汲取前沿洞见。我们深信,AI时代开源生态的繁荣源于全球协作与智慧共享。未来,九州未来将持续深耕核心技术,以更开放的姿态携手开源社区及全球伙伴,为构建高可靠、高效率、广覆盖的智能世界基础设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