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Model 简析

其他相关文章:

  1. ViewModel 在 Activity 中的实现原理

1. 前言

ViewModel 的作用是专门存放与界面相关的数据,分担 Activity/Fragment 的逻辑,同时会维护自己独立的生命周期。如当系统配置发生变更(如切换语言等)、横竖屏切换等,可能会导致 Activity 销毁重建,假设要被销毁是 Activity A,需要被重新创建的是 Activity B,虽然他们都属于同一类型,但是是两个不同的实例对象。因此在 Activity 销毁重建的过程中,就涉及 A 在销毁时,其内部维护的数据要过渡到重建的 B 中,这就依赖于 ViewModel。

ViewModel is a class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preparing and managing the data for an Activity or a Fragment. It also handles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Activity / Fragment with the rest of the application (e.g. calling the business logic classes).
.
A ViewModel is always created in association with a scope (an fragment or an activity) and will be retained as long as the scope is alive. E.g. if it is an Activity, until it is finished.
.
In other words, this means that a ViewModel will not be destroyed if its owner is destroyed for a configuration change (e.g. rotation). The new instance of the owner will just re-connected to the existing ViewModel.
.
引用自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reference/android/arch/lifecycle/ViewModel

ViewModel 一般在 MVVM 模式中协同 Jetpack 的其他组件一起使用。另外,ViewModel 的使用需要引入:androidx.lifecycle:lifecycle-viewmodel (本文涉及的版本为 2.2.0)。

2. ViewModel 常用的创建方式

由于 ViewModel 的生命周期是由系统维护的,因此不能直接在代码中通过 new 的方式创建。

另外 androidx.lifecycle.ViewModelProviders 在高版本中已经被废弃。

(1)直接基于 ViewModelProvider 获取

ViewModelProvider(activity/fragment).get(XXXViewModel::class.java)

(2)通过 ViewModelFactory 创建

class TestViewModelFactory(private val param: Int) : ViewModelProvider.Factory {

    override fun <T : ViewModel> create(modelClass: Class<T>): T {
        return TestViewModel(param) as T
    }

}

// 实例代码
ViewModelProvider(activity/fragment, TestViewModelFactory(0)).get(TestViewModel::class.java)

其实,上述两种方式最终都是基于 ViewModelProvider.Factory 来生成 ViewModel 实例,只不过第一种方式如果不传 Factory,内部会使用默认的 Factory

另外:

  • 当需要在 androidx.fragment.app.Fragment 中获取 ViewModel 实例时,可以基于 androidx.fragment:fragment-ktxFragmentViewModelLazyKt 的扩展方法来实现懒加载。具体可以参考 Google architecture-samples TaskDetailFragment 的实现。
  • 当需要在 androidx.activity.ComponentActivity 中获取 ViewModel 实例时,可以基于 androidx.activity:activity-ktxActivityViewModelLazyKt 的扩展方法来实现懒加载。
@MainThread
inline fun <reified VM : ViewModel> ComponentActivity.viewModels(
    noinline factoryProducer: (() -> Factory)? = null
): Lazy<VM> {
    val factoryPromise = factoryProducer ?: {
        defaultViewModelProviderFactory
    }

    return ViewModelLazy(VM::class, { viewModelStore }, factoryPromise)
}

3. ViewModel 的生命周期

ViewModel 目前只有一个生命周期方法 onCleared(),是在 ViewModel 实例对象被清除的时候回调。

4. 关于 ViewModel 的架构规范

在 Google 的 architecture-samplesmain 分支)Demo 中,在创建 ViewModel 实例时,会传递以 Repository 为后缀的接口实现实例。这其实是实现 MVVM 模式时的一种规范。

Repository 为后缀的接口,用于连接数据层,定义数据操作的约束与规范,然后由具体的实现类去实现(如去数据库加载数据、从网络获取数据)。从而 ViewModel 与数据层的操作逻辑解耦,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参考:TasksReposito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我现在要回答用户关于ViewModel在MVVM架构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MVVM的基本结构。根据引用中的信息,MVVM分为Model、View和ViewModel三层。ViewModel的作用是连接View和Model,处理业务逻辑,并且保持数据状态,这样即使View层(如Activity或Fragment)因配置改变而重建,数据也不会丢失。 接下来,我需要明确ViewModel的具体职责。根据引用[2]和[4],ViewModel负责预处理数据,使其适合UI显示,并通过LiveData等可观察对象通知View更新。此外,ViewModel应避免持有View的引用,以防止内存泄漏,这符合引用[4]提到的分离逻辑。 关于实现方式,用户提到使用Kotlin和Android组件,比如LiveData和ViewModel。引用[2]和[5]中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ViewModel类,并利用LiveData来管理数据。例如,在Kotlin中,ViewModel通常与Repository(数据仓库)交互,处理数据获取和业务逻辑,然后通过LiveData将数据暴露给View层。 另外,数据绑定(Data Binding)也是一个关键点,引用[3]指出MVVM适用于数据绑定,这可以减少View层的胶水代码,使UI更新自动化。需要提到如何在布局文件中绑定ViewModel的数据,以及如何通过双向绑定处理用户输入。 还要注意ViewModel的生命周期,它比关联的View(如Activity)生命周期更长,因此可以管理配置变化时的数据持久化。引用[4]提到ViewModel的创建和与View的交互方式,应使用ViewModelProvider来获取实例,确保正确的作用域。 可能还需要对比其他架构,比如MVC和MVP,突出MVVM的优势,如关注点分离、可测试性和维护性。引用[3]提到MVVM是MVC的变体,特别适合处理复杂的UI逻辑和数据绑定。 最后,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特别是引用[2]和[4],需要总结ViewModel的实现步骤:定义ViewModel类,使用LiveData暴露数据,在View层观察这些数据,并通过Data Binding或手动更新UI。同时,确保Model层处理数据源,ViewModel作为中间层协调数据流动。 可能还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要点,比如依赖注入(如使用Hilt或Koin)来管理ViewModel的依赖关系,或者如何处理网络请求和数据库操作与ViewModel的交互。引用[5]中的代码示例显示ViewModel可能持有Repository实例,负责调用其方法获取数据。 总结时,要明确ViewModel的核心作用,即解耦视图逻辑与业务逻辑,管理数据状态,并通过观察者模式实现数据驱动UI。实现方式包括正确的组件使用(LiveData、ViewModel)、遵循生命周期感知,以及合理的数据绑定策略。</think>### ViewModel 在 MVVM 架构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 1. ViewModel 的核心作用 - **数据与 UI 解耦**:ViewModel 作为 Model 和 View 的中间层,负责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 UI 显示的形式(例如格式化字符串、过滤列表等)[^2][^4]。 - **状态管理**:保存与界面相关的数据状态(如用户输入、页面配置),即使 View 因屏幕旋转等配置变化被重建,数据也不会丢失[^4]。 - **业务逻辑封装**:处理用户交互触发的操作(如按钮点击、网络请求),避免在 View 层编写复杂逻辑[^4]。 - **数据观察机制**:通过 `LiveData`、`Flow` 或 `State` 等可观察对象,向 View 层提供数据更新通知,实现数据驱动 UI。 #### 2. ViewModel 的实现方式(以 Android 为例) **步骤 1:定义 ViewModel 类** 继承 `ViewModel` 或 `AndroidViewModel`,并持有数据仓库(Repository)的引用: ```kotlin class UserViewModel(private val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 ViewModel() { private val _userData = MutableLiveData<User>() val userData: LiveData<User> = _userData fun loadUser(userId: String) { viewModelScope.launch { _userData.value = userRepository.fetchUser(userId) } } } ``` **步骤 2:在 View 层绑定 ViewModel** 通过 `ViewModelProvider` 获取 ViewModel 实例,并观察数据变化: ```kotlin class User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lateinit var viewModel: UserViewModel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viewModel = ViewModelProvider(this).get(UserViewModel::class.java) viewModel.userData.observe(this) { user -> // 更新 UI,例如显示用户名称 textView.text = user.name } viewModel.loadUser("123") } } ``` **步骤 3:结合数据绑定(可选)** 在布局文件中直接绑定 ViewModel 的数据,减少手动更新 UI 的代码: ```xml <layout> <data> <variable name="viewModel" type="com.example.UserViewModel" /> </data> <TextView android:text="@{viewModel.userData.name}" ... /> </layout> ``` #### 3. 关键注意事项 - **生命周期感知**:ViewModel 的生命周期与关联的 Activity/Fragment 独立,避免内存泄漏。 - **依赖注入**:推荐通过依赖注入框架(如 Hilt)管理 ViewModel 的依赖(如 Repository)[^5]。 - **单元测试**:ViewModel 不依赖 Android 框架,便于单独测试业务逻辑。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