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链接:leetcode 135. Candy 分糖果 + 很经典的贪心算法
根据题意,孩子 X 分配的糖果与第 X-1 和 X+1 个孩子的评分都有关系,即与前后孩子的评分有关系。
因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处理。
第一阶段,对于孩子 i,只去比较他与前一个孩子的比分,来确定自己需要分配的糖果数量。
第二阶段,对于孩子 i,再去比较他与后一个孩子的比分,再来补充自己分配的糖果数量。
public int candy(int[] ratings) {
if (ratings == null || ratings.length == 0) {
return 0;
}
int len = ratings.length;
// 开辟一个辅助数组
int[] tmps = new int[len];
tmps[0] = 1;
// 第一阶段,顺序遍历
for (int i = 1; i < len; i++) {
// 当自己的评分大于前面那个孩子时,才要比前面那个孩子的多,且只多一个,才能保证总数最少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
tmps[i] = tmps[i - 1] + 1;
} else {
// 否则,最少需要分配一个
tmps[i] = 1;
}
// 同时计算总的糖果数量
sum += tmps[i];
}
int sum = tmps[len-1];
// 第二阶段,逆序遍历
for (int i = len - 2; i >= 0; i--) {
// 对于孩子 i,只有当自己的评分大于其后面那个孩子的评分,
// 且自己在第一阶段分配的糖果数少于后面那个孩子的时候才需要补充糖果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 tmps[i] < tmps[i + 1] + 1) {
tmps[i] = tmps[i + 1] + 1;
}
// 同时记录总的糖果数
sum += tmps[i];
}
return sum;
}
上述思路的实现,其实是基于贪心算法的,对于每次遍历,都只关注需要的最小糖果数。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两轮遍历中,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在第一轮中有 index=x && ratings[x] > ratings[x-1] 了,则在第二轮中,当逆序遍历的时候,ratings[x-1] 肯定是小于 ratings[x] 的,此时就不会再进入 if 语句。
本文详细解析了LeetCode题目135 Candy的贪心算法解决方案,通过两阶段处理,确保每个孩子根据评分获得适当数量的糖果,同时保证总体糖果数量最小。第一阶段顺向遍历,第二阶段逆向遍历,巧妙解决前后评分关系问题。
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