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发现仅仅是学过、读过一本书、一篇文章,是绝不能把里面的精华据为己用的!只有你把它消化、掌握、运用并且“改造”成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行。
所以,拥有自己的知识库就是必须的了。在这里推荐一款前途非常好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痴之者
想一下自己的太极,已成荒废之势,不觉惭然。
俗话说,学之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乐之不如痴之者。我知道朋友的这种高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我也明白我们之间差距逐渐明显的原因,原因就是朋友对待书法是痴之者,而且其程度远远超过了我。我也曾自认为是书法痴之者,以为书法艺术这个爱好已走进了我的生命,是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丢弃掉的了。而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原因,自己对书法的练习便日渐减少了,时间一久,热情也没有以往那么高涨了。曾经是自己喜爱的专业,后来演变成了业余,而如今更彻底业余了,几乎要荒废了。这么久疏于练习,发现倒也没有什么,只不过在热情上渐渐地变淡了,想要拿起毛笔练习的欲望没有以往强烈了,甚至没有了。
而我的朋友则不同了,他可谓真正的痴之者。以前在一起的时候,他便经常逃课去练习书法,课堂上有时根本不听课而趴在那里写字。现在虽然不在一起,我仍能看到朋友经常发表一些关于书法感受的说说。从他的说说中,我可以知道原来起床后朋友也不忘拿起毛笔,蘸点墨在纸上画上几笔。晚上夜深人静时,兴致一来,便又拿起毛笔开始创作起来了。就这样,日子一长,朋友便在这潜移默化中提升了。
朋友的进步正是源于对他所痴迷事物的不断坚持上。或许在他看来,无所谓坚持与不坚持,甚至在他心中都没有这个概念。因为有时坚持,是对自己进行某种行为的一种强迫。既然自己热爱书法艺术,兴劲一来,拿起笔写就是了,何必想的那么多,更不用每天提醒自己要坚持写了。
而我的不足或许就是在于此吧,但是我知道自己依然是喜爱书法的。当我到书店看到好的书法集时,当我在街上看到好的书法大字牌匾时,我依然会忍不住逗留几分钟静静欣赏。然而自己确实有很长时间没有练习了,有很多无奈,自己所在的环境没有那种条件,空间和时间都受了一些限制,或许这些也是自己给自己的借口,若是真想练习,那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呢,但是人又怎么不受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呢。总而言之,看到朋友的字,看到他的进步,又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止步不前。我想我的热情就要回归。
我想问题在于一个认识:
从有形来看无形,从前者更向深里去说
可看到的是衣着光鲜、装备先进,那应求挣钱之能力而非挣得之钱,此为前者之关要。
如果再深里看,我们将什么当作目的,好像真有一些影响,特别是一个人学会利用目标围绕激励法后,明白吸引力法则的作用,我们就会发现
一个人为了挣钱而去工作,不如为一个电脑的爱好,而从心里上讲,后者更能感觉到自己在程序中的进阶、会更加投身其中,更加时刻玩味。
很早听说了王强的学习法,就是要从实践中学习,而不是从书本中学习,这句话太强大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在不应该学习的地方,怎么也得装着去学,以为这才是用功,老子会成为大材;而在真正的生活中却很懒于前进,倒像是一尊为工作而生的僵尸,没有一点积极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