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讲解
题库下载
题目要求
在某旅行社就职的小许为了开发德国旅游业务,在Word中整理了介绍德国主要城市的文档,按照如下要求帮助他对这篇文档进行完善。
1.打开考生文件下的素材文件Word.docx(“.docx”为文件扩展名),后续操作均基于此文件,否则不得分。
2.修改文档的页边距,上、下为2.5厘米,左、右为3厘米。
3.将文档标题“德国主要城市”设置为如下格式:
字体 | 微软雅黑,加粗 |
字号 | 小初 |
对齐方式 | 居中 |
文本效果 | 填充-橄榄色,着色3,锋利棱台 |
字符间距 | 加宽,6磅 |
段落间距 | 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1.5行 |
4.将文档第1页中的绿色文字内容转换为2列4行的表格,并进行如下设置(效果可参考考生文件夹下的“表格效果.png”示例):
① 设置表格居中对齐,表格宽度为页面的80%,并取消所有的框线;
② 使用考生文件夹中的图片“项目符号.png”作为表格中文字的项目符号,并设置项目符号的字号为小一号;
③ 设置表格中的文字颜色为黑色,字体为方正姚体,字号为二号,其在单元格内“中部两端对齐”,并左侧缩进2.5字符;
④修改表格中内容段落的中文版式,将文本对齐方式调整为居中对齐;
⑤在表格的上、下方插入恰当的横线作为修饰;
⑥在表格下方的横线后插入分页符,使得正文内容从新的页面开始。
5.为文档中所有红色文字内容应用新建的样式,要求如下(效果可参考考生文件夹中的“城市名称.png”示例):
样式名称 | 城市名称 |
字体 | 微软雅黑,加粗 |
字号 | 三号 |
字体颜色 | 深蓝,文字2 |
段落格式 | 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行距为固定值18磅,并取消相对于文档网格的对齐;设置与下段同页,大纲级别为1级 |
边框 | 边框类型为方框,颜色为“深蓝,文字2”,左框线宽度为4.5磅,下框线宽度为1磅,框线紧贴文字(到文字间距磅值为0),取消上方和右侧框线 |
底纹 | 填充颜色为“蓝色,个性色1,淡色80%”,图案样式为“5%”,颜色为自动 |
6.为文档正文中除了蓝色的所有文本应用新建立的样式,要求如下:
样式名称 | 城市介绍 |
字号 | 小四号 |
段落格式 | 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并取消相对于文档网格的对齐 |
7.取消标题“柏林”下方蓝色文本段落中的所有超链接,并按如下要求设置格式(效果可参考考生文件夹中的“柏林一览.png”示例):
设置并应用段落制表位 | 8字符,左对齐,第5个前导符样式 18字符,左对齐,无前导符 28字符,左对齐,第5个前导符样式 |
设置文字宽度 | 将第1列文字宽度设置为5字符;将第3列文字宽度设置为4字符 |
8.将标题“慕尼黑”下方的文本“Muenchen”修改为“München”。
9.在标题“波茨坦”下方,显示名为“会议图片”的隐藏图片。
10.为文档设置“阴影”型页面边框,以及恰当的页面颜色;保存“Word.docx”文件。
11.将“Word.docx”文件另存为“笔划顺序.docx”到考生文件夹;在“笔划顺序.docx”文件中,将所有的城市名称标题(包含下方的介绍文字)按照笔划顺序升序排列,并删除该文档第一页中的表格对象。
文字解析
第22组
1.【解析】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docx”文件。
2.【解析】打开“Word.docx”文件,单击“布局”|“页面设置”分组中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页边距”|“页边距”分组中将上、下页边距设置为2.5厘米,左、右页边距设置为3厘米。
3.【解析】步骤1:选中“德国主要城市”,在“开始”|“字体”分组中设置字体为“微软雅黑”,字形为“加粗”,字号为“小初”,文本效果为“填充:橄榄色,主题色3,锋利棱台”;
步骤2:选中“德国主要城市”,在“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对话框启动器,打开“字体”对话框。单击“高级”|“字符间距”|“间距”后面的选项,选择为“加宽”,磅值设置为“6磅”,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单击“段落”|“段落”对话框启动器。在对话框中设置“常规”分组中的对齐方式为“居中”,设置“间距”分组中的段前间距为“1行”,段后间距为“1.5行”,单击“确定”按钮。
4.【解析】步骤1:选中文中绿色文字,然后单击“插入”|“表格”分组中的“表格”下拉按钮,选择“文本转化成表格”,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字转化成表格;
步骤2:选中整个表格,单击“表格工具”|“布局”|“表”分组中的“属性”按钮,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
步骤3:单击“表格属性”对话框中的“边框和底纹”按钮,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选择“边框”选项卡“设置”中的“无”,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4:选择“表格”|“对齐方式”分组中的“居中”,选中“尺寸”分组中的“指定宽度”复选框,在“度量单位”后的组合框中选择“百分比”,在“指定宽度”后面输入“80%”,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5:选中整个表格,单击“开始”|“段落”分组中的“项目符号”下拉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定义新项目符号”,弹出“定义新项目符号”对话框;
步骤6:单击“项目符号字符”分组中的“图片”按钮,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单击“从文件”按钮,弹出“图片项目符号”对话框,单击“导入”按钮,进入考生文件夹,找到“项目符号.png”,单击“插入”完成图片导入;
步骤7:选中导入的图片,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项目符号设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8:选中表格,在“开始”|“字体”分组中,设置文字颜色为“黑色”,设置字体为“方正姚体”,设置字号为“二号”;
步骤9:选中表格中的一个项目符号,将表格“字体”修改为“小一”号;
步骤10:单击“表格工具”|“布局”|“表”分组中的“属性”按钮。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单元格”选项卡中“垂直对齐方式”分组中的“居中”,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11:单击“开始”|“段落”分组中的段落启动器。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设置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设置左缩进为“2.5字符”,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12:单击“开始”|“段落”分组中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单击“中文版式”选项卡,将“文本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步骤13:将光标定位于标题段后面,单击“开始”|“段落”分组中的“边框”下拉按钮,在列表中单击“横线”按钮,采用同样方法,在表给下方插入横线;
步骤14:将光标移至“柏林”前面,单击“插入”|“页面”分组中的“分页”按钮。
5.【解析】步骤1:单击“开始”|“样式”分组中的“其他”按钮,打开“样式”窗口,单击下方的“创建样式”按钮;
步骤2:在打开的“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中,在“名称”后面输入“城市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在新创建的样式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单击“修改”命令,打开“修改样式”对话框,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字号为“三号”,设置字形为“加粗”,设置字体颜色为“深蓝,文字2”;
步骤3: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格式”下拉按钮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中,设置大纲级别为“1级”,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行距为“固定值18磅”,并取消勾选“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对齐到网格”复选框;
步骤4:单击“换行和分页”选项卡中“分页”分组中有“与下段同页”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段落格式设置;
步骤5: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单击“格式”下拉按钮中的“边框”按钮,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选项卡中的“设置”中选中“方框”项,设置颜色为“深蓝,文字2”,设置宽度为“4.5磅”,单击选中“左边框”;设置宽度为“1磅”,单击选中“下边框”;单击取消上和右边边框;
步骤6:单击“选项”按钮,打开“边框和底纹选项”对话框,将距正文间距中的左设置为“0磅”,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边框设置;
步骤7:单击“底纹”选项卡,选择填充为“蓝色,个性色1,淡色80%”,图案样式为“5%”,颜色为“自动”,连续两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底纹设置;
步骤8:单击“开始”|“编辑”分组中的“替换”按钮;在弹出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在“查找内容”中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替换为”中设置样式为“城市名称”,字体颜色为“深蓝,文字2”,然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将所有红色字设置为“城市名称”样式,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6.【解析】步骤1:单击“开始”|“样式”分组中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打开“样式”窗口,选择下方的“新建样式”按钮。打开“根据格式设置创建新样式”对话框,在“名称”后面输入“城市介绍”,设置“字号”为“小四”;
步骤2:单击“格式”下拉按钮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设置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特殊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并取消勾选“如果定义了文档网络,则对齐到网格”复选框。连续两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3:单击“开始”|“编辑”分组中的“替换”按钮;在弹出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的“查找内容”中设置样式为“正文”,“替换为”中设置样式为“城市介绍”,然后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将所有正文样式内容修改为“城市介绍”样式,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7.【解析】步骤1:选中所有蓝色文字行,单击“开始”|“样式”分组中的“清除格式”命令;
步骤2:在文中蓝色带下划线文字上逐个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菜单中选择“取消超链接”;
步骤3:单击“开始”|“段落”分组中的“段落”对话框启动器。在打开的“段落”对话框中,单击“制表位”按钮,打开“制表位”对话框;
步骤4:在“制表位位置”下方输入“8字符”,选择对齐方式为“左对齐”,选择引导符为“5”,单击“设置”按钮。再用类似的方法,输入“18字符”,对齐方式为“左对齐”,引导符为“1”;输入“28字符”,对齐方式为“左对齐”,引导符为“5”,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5:按照“柏林一览.png”所示的位置,按键盘上的Tab键,完成段落制表位的应用;
步骤6:按住<Alt>键,选中第1列,然后单击“段落”分组中的“中文版式”下拉按钮,单击其中的“调整宽度”,将文字宽度设置为“5字符”。同样的方法将第3列的文字宽度设置为“4字符”。
8.【解析】选中“Muenchen”中的“ue”,然后单击“插入”|“符号”分组中的“符号”下拉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其他符号”命令,打开“符号”对话框。在“子集”后面的组合框中选择“拉丁语-1 增补”。选择下面的ü代替原来的u。
9.【解析】步骤1:将光标移至“波茨坦”所在的页面,单击“布局”|“排列”分组中的“选择窗格”命令;
步骤2:在“选择”窗格中,单击名为“会议图片”后面的“横线”,横线将变成眼镜图标,将其显示出来。
10.【解析】步骤1:单击“设计”|“页面背景”分组中的“页面边框”按钮,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页面边框”|“设置”中选择“阴影”型页面边框,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单击“页面背景”分组中的“页面颜色”下拉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一种合适的颜色(如:蓝色,个性色1,淡色 80%),完成页面颜色设置。
11.【解析】步骤1:单击“文件”|“另存为”命令,在文件名后的文本框中输入“笔划顺序.docx”,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单击“视图”|“视图”分组中的“大纲”按钮,进入大纲视图;
步骤3:在“大纲工具”|“显示级别”组合框后面选择“1级”;
步骤4:选中所有1级标题,单击“开始”|“段落”分组中“排序”按钮,弹出“排序文字”对话框。将“类型”选择为“笔划”,排序方式为“升序”,单击“确定”按钮。再次进入“大纲”选项卡,单击“关闭大纲视图”按钮;
步骤5:选中第1页中的表格对象,然后按<backspace>(退格键)删除表格对象;
步骤6:保存并关闭笔划顺序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