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file学习心得

Makefile

1、 .PHONY
用法:

  all:
    mkdir hellos
 .PHONY: all

若target名和文件名重复,make命令在执行时会不知道target指向什么。为了避免冲突,makefile内的target使用.PHONY就在Makefile中。
2、=,:=,?=,+=的区别

  • =最基本的赋值,make会将整个Makefile展开后,再决定变量的值。随文件的依赖关系会刷新变量的值。
  • :=覆盖之前的值(变量的值取决于它在Makefile中的位置)
  • ?=如果没有被赋值过就赋予等号后面得值;
  • +=添加等号后面的值

3、“$”

  • 调用定义好的变量
  • 实际使用“$”表示

4、tab键表示空位

  • Makefile中的命令,必须以[Tab]键开始,故target后的命令必须是一个tab键的空位。

5、$@、$^、$<、$?、$%、$+、$*

  • $@ 表示目标文件
  • $^ 表示所有的依赖文件
  • $< 表示第一个依赖文件
  • $? 表示比目标还要新的依赖文件
  • $% 仅当目标是函数库文件中,表示规则中的目标成员名。例如,如果一个目标是“foo.a(bar.o)”,那么,“$%”就是“bar.o”,“$@”就是“foo.a”。如果目标不是函数库文件(Unix下是[.a],Windows下是[.lib]),那么,其值为空。
  • $+ 很像“$^”,依赖所有依赖目标的集合,不去除重复的依赖目标
  • $* 这个变量表示目标模式中“%”及其之前的部分。如果目标是“dir/a.foo.b”,并且目标的模式是“a.%.b”,那么,“$*”的值就是“dir/a.foo”。这个变量对于构造有关联的文件名是比较有较。如果目标中没有模式的定义,那么“$*”也就不能被推导出,但是,如果目标文件的后缀是make所识别的,那么“$*”就是除了后缀的那一部分。例如:如果目标是“foo.c”,因为“.c”是make所能识别的后缀名,所以,“$*”的值就是“foo”。这个特性是GNU make的,很有可能不兼容于其它版本的make,所以,你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除非是在隐含规则或是静态模式中。如果目标中的后缀是make所不能识别的,那么“$ * ”就是空值。

6、make参数

  • “-n”或“–just-print”,只是显示命令,但不会执行命令,这个功能很有利于我们调试我们的Makefile,看看我们书写的命令是执行起来是什么样子的或是什么顺序的。
  • “-s”或“–slient”是全面禁止命令的显示。一个全局的办法是,给make加上“-i”或是“–ignore-errors”参数,那么,Makefile中所有命令都会忽略错误。而如果一个规则是以“.IGNORE”作为目标的,那么这个规则中的所有命令将会忽略错误。这些是不同级别的防止命令出错的方法,你可以根据你的不同喜欢设置。
  • “-k”或是“–keep-going”,这个参数的意思是,如果某规则中的命令出错了,那么就终目该规则的执行,但继续执行其它规则。

4.3 依赖的类型
在GNU make的规则中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依赖:1.以前章节所提到的规则中使用的是常规依赖,这是书写Makefile规则时最常用的一种。2.另外一种在我们书写Makefile时不会经常使用,它比较特殊、称之为“order-only”依赖。一个规则的常规依赖(通常是多个依赖文件)表明了两件事:首先,它决定了重建此规则目标所要执行规则(确切的说是执行命令)的顺序;表明在更新这个规则的目标(执行此规则的命令行)之前需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执行那些规则(命令)来重建这些依赖文件(对所有依赖文件的重建,使用明确或者隐含规则。就是说对于这样的规则:A:B C,那么在重建目标A之前,首先需要完成对它的依赖文件B和C的重建。重建B和C的过程就是执行Makefile中以文件B和C为目标的规则)。其次,它确定了一个依存关系;规则中如果依赖文件的任何一个比目标文件新,则认为规则的目标已经过期而需要重建目标文件。

通常,如果规则中依赖文件中的任何一个被更新,则规则的目标相应地也应该被更新。

有时,需要定义一个这样的规则,在更新目标(目标文件已经存在)时只需要根据依赖文件中的部分来决定目标是否需要被重建,而不是在依赖文件的任何一个被修改后都重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相应的就需要对规则的依赖进行分类,一类是在这些依赖文件被更新后,需要更新规则的目标;另一类是更新这些依赖的,可不需要更新规则的目标。我们把第二类称为:“order-only”依赖。书写规则时,“order-only”依赖使用管道符号“|”开始,作为目标的一个依赖文件。规则依赖列表中管道符号“|”左边的是常规依赖,管道符号右边的就是“order-only”依赖。这样的规则书写格式如下:

TARGETS : NORMAL-PREREQUISITES | ORDER-ONLY-PREREQUISITES

这样的规则中常规依赖文件可以是空;同样也可以对一个目标进行多次追加依赖。需要注意:规则依赖文件列表中如果一个文件同时出现在常规列表和“order-only”列表中,那么此文件被作为常规依赖处理(因为常规依赖所实现的动作是“order-only”依赖所实现的动作的一个超集)。

“order-only”依赖的使用举例:

LIBS = libtest.a

foo : foo.c | $(LIBS)

   $(CC) $(CFLAGS) $< -o $@ $(LIBS)

make在执行这个规则时,如果目标文件“foo”已经存在。当“foo.c”被修改以后,目标“foo”将会被重建,但是当“libtest.a”被修改以后。将不执行规则的命令来重建目标“foo”。

就是说,规则中依赖文件$(LIBS)只有在目标文件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参与规则的执行。当目标文件存在时此依赖不会参与规则的执行过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