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eanUtils与apache.BeanUtils对象属性copy的性能对比以及源码分析

日常编码中,DO、DTO对象转换时,属性少可手工setter,属性多则需用工具类。文中介绍常见对象属性拷贝方式,做了性能测试,得出不同方式的性能表现及使用场景,如性能要求高推荐手工方法调用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转载文章 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0209217/article/details/84837821

1. 对象属性拷贝的常见方式及其性能

在日常编码中,经常会遇到DO、DTO对象之间的转换,如果对象本身的属性比较少的时候,那么我们采用硬编码手工setter也还ok,但如果对象的属性比较多的情况下,手工setter就显得又low又效率又低。这个时候我们就考虑采用一些工具类来进行对象属性的拷贝了。

我们常用的对象属性拷贝的方式有:

  • Hard Code
  • net.sf.cglib.beans.BeanCopier#copy
  • org.springframework.beans.BeanUtils.copyProperties
  • org.apache.commons.beanutils.PropertyUtils.copyProperties
  • org.apache.commons.beanutils.BeanUtils.copyProperties

针对以上的拷贝方式,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拷贝方式对象数量: 1对象数量: 1000对象数量: 100000对象数量: 1000000
Hard Code0 ms1 ms18 ms43 ms
cglib.BeanCopier111 ms117 ms107 ms110 ms
spring.BeanUtils116 ms137 ms246 ms895 ms
apache.PropertyUtils167 ms212 ms601 ms7869 ms
apache.BeanUtils167 ms275 ms1732 ms12380 ms

测试环境:OS=macOS 10.14, CPU=2.5 GHz,Intel Core I7, Memory=16 GB, 2133MHz LPDDR3

测试方法:通过copy指定数量的复杂对象,分别执行每个Case 10次,取其平均值
版本:commons-beanutils:commons-beanutils:1.9.3org.springframework:spring-beans:4.3.5.RELEASE,cglib:cglib:2.2.2

结论:从测试结果中很明显可以看出采用Hard Code方式进行对象属性Copy性能最佳;采用net.sf.cglib.beans.BeanCopier#copy方式进行对象属性copy性能最稳定;而org.apache.commons.beanutils.BeanUtils.copyProperties 方式在数据量大时性能下降最厉害。所以在日常编程中遇到具有较多属性的对象进行属性复制时优先考虑采用net.sf.cglib.beans.BeanCopier#copy

​以上的数据之所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在于其实现原理与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Hard Code直接调用getter & setter方法值,cglib采用的是字节码技术,而后三种均采用反射的方式。

  1. 属性copy时各方式的使用场景:

    1. 对性能要求较高的时候,推荐采用手工方法调用
    2. 一般场景推荐使用net.sf.cglib.beans.BeanCopier#copy
    3. 如果考虑到引入新jar包的风险时,推荐使用org.springframework.beans.BeanUtils.copyPropertie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