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 CB 认证的核心标准是 IEC 62368-1(音视频、信息技术及通信设备安全标准),部分传统型号可能参考 IEC 60950-1(已逐步被替代),测试项目围绕电气安全、环境适应性、材料合规等核心维度展开,具体如下:
一、核心认证标准
主标准:IEC 62368-1(全球通用核心标准),覆盖交流 / 直流输入的充电器,重点关注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热安全等,替代了原 IEC 60950-1(IT 设备)和 IEC 60065(音视频设备)的相关要求。
补充标准:若充电器含锂电池(如便携充电头带内置电池),需额外符合 IEC 62133 标准(锂电池安全要求);涉及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器,需叠加 IEC 61000 系列(电磁兼容相关)及 WPC Qi 标准(若需 Qi 认证联动)。
国家差异:CB 认证可兼容各国本地标准差异(如欧盟 EN 62368-1、美国 UL 62368-1),后续转证时仅需补充对应差异项测试。
二、关键测试项目
1. 电气安全测试(核心必测项)
输入输出特性测试:验证额定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是否符合标称值,波动范围是否在标准允许内。
绝缘电阻与耐压测试:检测充电器内部带电部件与外壳的绝缘性能,避免漏电风险(如交流耐压测试通常为 2500V AC,持续 1 分钟)。
漏电流测试:确保正常工作及故障状态下,外壳漏电流不超过安全限值(一般≤0.75mA),保护用户触电。
短路与过流保护测试:模拟输出短路、过载场景,验证充电器的保护机制是否及时启动,避免起火或元件损坏。
过压保护测试:检测输入电压异常升高时,充电器是否能自动断电或限制输出电压,防止损坏被充电设备。
2. 热安全与环境适应性测试
温升测试:在额定负载下持续工作,测量外壳、内部元器件(如变压器、芯片)的温度,确保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通常外壳≤70℃),避免过热烫伤或老化。
高低温环境测试:在 - 20℃~40℃等极端温度下,测试充电器的工作稳定性,确保低温启动正常、高温下不失效。
湿度测试:在高湿度环境(如 85% 相对湿度)下放置后,测试绝缘性能和工作状态,避免潮湿导致短路。
3. 机械与结构安全测试
外壳与结构强度测试:通过跌落(如 1 米高度跌落至硬质地面)、挤压、冲击测试,验证外壳是否能保护内部元器件,无破裂或松动。
电源线与接口测试:检测电源线的抗拉强度、接口插拔寿命(通常≥5000 次),避免使用中断线或接触不良。
防火与阻燃测试:针对外壳、PCB 板、电源线等材料,进行灼热丝测试(温度通常 750℃~960℃),验证材料不引燃、不蔓延火焰。
4. 其他合规测试
EMC 电磁兼容测试(部分地区转证需补充):虽 CB 认证核心不含 EMC,但 IEC 62368-1 隐含部分电磁干扰要求,若目标市场(如欧盟)需 CE 认证,需额外测试辐射骚扰、静电放电等项目。
元器件合规验证:关键元器件(如保险丝、电容、变压器)需符合对应 IEC 标准(如电容符合 IEC 60384),并提供元器件认证证书或规格书。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720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