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牙 BQB 认证流程(共 6 步,核心是 “测试 + SIG 审核”)
前期准备:明确产品与会员资质
确认产品蓝牙信息:明确产品支持的蓝牙版本(如蓝牙 5.3)、核心功能(如 BLE、经典蓝牙)、适用的 Profile(如 HID、A2DP),避免与后续测试标准冲突。
注册 SIG 会员:必须先在蓝牙技术联盟(SIG)官网注册会员(分 Adopter、Associate 等级别,年费从数千美元到数万美元不等),非会员无法提交认证申请。
准备技术资料:包括产品原理图、PCB 布局图、BOM 表(需标注蓝牙芯片型号及供应商)、英文说明书(含蓝牙功能说明)、产品照片(清晰展示外观及蓝牙标识位置)。
选择认证路径:模块认证或整机认证
模块认证(推荐优先选择):若产品使用已获 BQB 认证的蓝牙模块(需提供模块的 QDID 及供应商授权),整机可仅测试 “模块与整机的兼容性”,大幅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整机认证:若使用未认证的芯片或模块,需对整机进行完整测试(射频、协议、互操作性等),周期更长、费用更高。
委托实验室测试
选择 SIG 授权实验室:需挑选 SIG 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如 SGS、TÜV、天祥),确保实验室具备对应蓝牙版本和 Profile 的测试能力。
送样测试:提交 2-5 台功能完整的样机(需与量产版本一致),实验室按 SIG 标准进行测试,核心项目包括:
射频性能(发射功率、灵敏度、频率稳定性等);
协议一致性(链路层、L2CAP、GATT 等协议交互合规性);
互操作性(与不同品牌、不同蓝牙版本设备的兼容能力);
安全性(配对加密、数据传输安全等)。
获取测试报告:测试通过后,实验室出具《BQB 测试报告》;若不合格,需整改产品(如优化天线设计、调整固件)后重新测试。
提交 SIG 审核
上传资料至 SIG 官网:登录 SIG 会员账号,提交测试报告、产品信息(型号、名称、制造商)、声明文件(如合规声明、知识产权声明)。
缴纳认证费用:根据产品类型和会员级别缴纳费用(通常数千美元),SIG 审核周期约 1-2 周。
获取认证证书与 QDID
审核通过后,SIG 颁发《BQB 认证证书》,并分配唯一的 QDID(蓝牙产品识别码),证书及 QDID 需在 SIG 官网公示。
后续维护:标志使用与证书更新
加贴蓝牙标志:在产品或包装上按 SIG 规范标注蓝牙标志及 QDID(标志尺寸不小于 5mm,需清晰可辨)。
证书有效期管理:BQB 证书长期有效,但需关注 SIG 标准更新(如蓝牙版本升级),若产品设计或核心部件变更,需重新提交审核。
二、BQB 认证关键注意事项
会员资质与授权问题
非 SIG 会员无法申请认证,且会员账号需与产品制造商信息一致,避免使用第三方账号提交(可能导致证书无效)。
若使用第三方蓝牙模块,必须获取模块供应商的 “授权使用证明”,否则 SIG 会判定为侵权,驳回申请。
测试环节的核心风险点
射频性能测试中,发射功率超标、灵敏度不足是常见不合格项,需提前优化天线设计(如调整天线增益、减少 PCB 干扰)。
协议一致性测试需严格遵循对应蓝牙版本的核心规范,例如蓝牙 5.3 的 LE Audio 功能需额外测试 LC3 编码兼容性。
互操作性测试需覆盖主流品牌设备(如苹果、华为、三星手机),避免因兼容问题导致认证失败。
资料准备的完整性
技术文档需以英文提交(SIG 不接受中文资料),说明书需明确标注蓝牙功能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提示。
BOM 表需包含所有核心部件(如蓝牙芯片、天线、晶振),且部件型号需与测试样机一致,禁止替换未认证的核心部件。
标志使用与市场监督
蓝牙标志的使用需符合 SIG 规范,禁止擅自修改标志样式或尺寸,否则可能面临 SIG 的法律追责。
部分国家(如欧盟、美国)会抽查市场在售产品的 BQB 认证合规性,未获认证或证书失效的产品可能被责令下架。
成本与周期控制
整机认证费用通常比模块认证高 30%-50%,周期长 2-3 周,建议优先选择已认证的蓝牙模块。
测试阶段若出现不合格项,每轮整改 + 复测会增加 1-2 周周期及额外费用,需提前进行预测试(如委托实验室进行摸底测试)。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55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