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 认证是 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推行的国际安全认证体系,流程核心是 “测试 + 报告互认”,无需工厂审查,周期主要取决于产品复杂度和测试进度,整体相对简洁。
一、CB 认证核心流程(共 5 步)
CB 认证的核心是通过 IECEE 认可实验室的测试,获取《CB 测试报告》和《CB 测试证书》,流程可分为以下 5 个关键步骤:
前期准备
明确产品类别及适用的 IEC 标准(如家电对应 IEC 60335-1,IT 设备对应 IEC 60950-1),确保产品设计符合标准要求。
准备技术资料:产品原理图、PCB 布局图、关键零部件清单(BOM 表,需标注元器件是否符合 IEC 标准)、英文说明书(含安全警示)、产品照片(外观、铭牌、内部结构)。
选择 IECEE 认可的实验室(如中国 CQC、德国 TÜV、美国 UL 下属实验室),确认实验室资质及测试能力。
提交申请与送样
向选定的实验室提交《CB 认证申请表》,填写产品名称、型号、申请人信息、测试标准等内容。
按实验室要求送样(通常 2-5 台整机,部分产品需拆分部件),并缴纳测试费用(费用因产品而异,如小家电约 1-3 万元,大型设备更高)。
实验室测试
实验室依据选定的 IEC 标准进行安全测试,项目包括电气安全(如耐压、绝缘电阻)、机械安全(如结构强度、防触电设计)、防火性能(如阻燃材料测试)等。
若测试通过,实验室在 2-4 周内出具《CB 测试报告》;若测试失败,实验室会提供《不合格报告》,企业需整改产品(如更换符合标准的零部件、优化电路)后重新送样测试,复测需额外缴费,周期延长 1-3 周。
报告审核与证书出具
实验室审核测试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认符合 IEC 标准要求后,生成《CB 测试报告》,并向 IECEE 体系提交报告信息。
若企业需要《CB 测试证书》(部分国家 / 地区准入需证书,部分仅需报告),实验室会根据测试报告出具证书,此环节约 1-2 周(部分实验室可同步完成报告与证书)。
报告 / 证书使用(关键环节)
企业可凭《CB 测试报告》(及证书)向 IECEE 成员国的认证机构申请当地认证(如转中国 CCC、欧盟 CE、美国 UL),无需重复进行全项测试,仅需补充当地差异测试(如中国 CCC 需测 GB 与 IEC 的差异项),大幅缩短当地认证周期。
二、CB 认证周期(3-8 周)
CB 认证周期无固定标准,主要受 3 个因素影响,整体范围为3-8 周:
产品复杂度:简单产品(如小型家电、灯具)测试周期短,约 3-5 周;复杂产品(如医疗设备、工业机械)因测试项目多,周期延长至 5-8 周。
测试通过率:若产品一次性通过测试,周期可按最短时间推进;若测试失败需整改,每轮整改 + 复测会增加 1-3 周(如更换零部件后重新测试绝缘性能)。
资料完整性:若前期提交的技术资料(如原理图、BOM 表)完整、清晰,实验室无需反复要求补充,可缩短审核时间;若资料遗漏(如未标注元器件参数),会延迟 1-2 周。
三、关键注意事项
标准一致性:需确保产品测试依据的 IEC 标准与目标市场的国家标准一致(如欧盟 CE、中国 CCC 常等效采用 IEC 标准),避免后续转证时额外补测。
报告互认范围:CB 报告在 IECEE 54 个成员国(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内有效,但部分国家(如印度、巴西)可能有额外要求,需提前确认。
无工厂审查:CB 认证仅针对产品本身的安全测试,不要求工厂审查,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但后续转部分国家认证(如中国 CCC)时,仍需满足当地工厂审查要求。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19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