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 认证(《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是电子电气产品进入欧盟及全球多个国家 / 地区的核心合规要求,申请时需重点关注标准版本、物料管控、测试流程、文档留存等关键环节,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明确适用标准与地域要求,避免版本混淆
ROHS 并非单一固定标准,需先确认产品对应的最新版本及地域差异,避免因标准误判导致合规失效:
欧盟 ROHS 2.0(2011/65/EU):目前核心管控物质为 10 项(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 PBBs、多溴二苯醚 PBDEs、邻苯二甲酸二(2 - 乙基己基)酯 DEHP、邻苯二甲酸苄基丁酯 BBP、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限值严格(如镉≤100ppm,其余多数≤1000ppm),适用于欧盟 27 国及欧洲经济区(EEA)。
中国 ROHS 2.0(GB/T 26572-2011+《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管控物质与欧盟一致,但新增 “重点管理目录”(如手机、电脑、电视机等),需额外提交 “有害物质声明(SDoC)” 或 “第三方检测报告”,且部分产品需标注 “中国 ROHS” 标识。
其他地区版本:如韩国 KC-ROHS、日本 JIS C 0950、美国加州 65 号提案(与 ROHS 管控物质部分重叠但要求不同),需根据目标市场单独确认测试项目(如日本新增对特定溴系阻燃剂的管控)。
注意:若产品出口多地区,建议按 “最严格标准” 提前规划(如欧盟 ROHS 2.0),避免重复测试。
二、全链条管控物料,从源头降低风险
ROHS 合规的核心是物料中有害物质的控制,需覆盖 “供应商→生产→成品” 全流程,避免因单一环节疏漏导致不合格:
供应商管理:
要求所有上游供应商(如芯片、外壳、线材、包装材料)提供《物料声明表(MSDS/SDS)》或《有害物质符合性声明(DoC)》,明确物料中 10 项 ROHS 物质的含量(需标注具体数值,而非仅 “符合 ROHS”)。
对高风险物料(如焊锡、涂料、塑料添加剂),优先选择有 ROHS 认证的供应商,并定期进行 “供应商审核”(如每年 1-2 次抽样复检)。
BOM 表精细化管控:
梳理产品完整 BOM 表,按 “零部件 / 材料类别” 拆分(如 PCB 板、显示屏、电池、螺丝),每一项物料需单独标注 “是否符合 ROHS” 及 “对应的检测报告编号”,避免遗漏小众物料(如贴纸、胶水)。
若物料为 “组件”(如电源适配器),需确认组件本身已通过 ROHS 认证,避免 “成品合规但组件违规” 的情况。
生产过程防交叉污染:
若工厂同时生产 ROHS 合规与非合规产品,需划分独立生产线、仓储区域及工具(如焊枪、镊子),避免非合规物料(如含铅焊锡)污染 ROHS 产品。
定期对生产环境及半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如 PCB 板焊盘的铅含量),留存检测记录。
三、规范测试流程,选择合规检测机构
ROHS 测试是认证的核心环节,需注意测试范围、样品代表性、机构资质,确保报告有效且被目标市场认可:
明确测试项目与样品要求:
按 “材质拆分测试”:产品需拆解为 “均质材料”(即无法通过机械方式进一步拆分的单一材料,如塑料外壳、金属螺丝、玻璃屏幕),每类均质材料需单独测试 10 项物质(如塑料需测邻苯二甲酸盐,金属需测铅、镉)。
样品数量:需提供 “足量且具有代表性” 的样品(如整机产品需拆解出所有均质材料,每种材料至少提供 5-10g 样品,或 1-2 个完整零部件),避免因样品不足导致测试中断。
选择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
优先选择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MA(中国计量认证) 资质的实验室(国内),或ILAC-MRA(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互认) 资质的实验室(出口欧盟等地区),确保测试报告具有国际互认性。
避免选择 “无资质的小机构”:此类机构出具的报告可能不被海关、客户或监管机构认可,导致产品无法清关或上市。
测试报告留存与更新:
测试报告需留存原件(或清晰扫描件),有效期通常为 “产品设计 / 物料无变更的情况下长期有效”,但若物料供应商变更、产品结构调整,需重新抽样测试并更新报告。
四、完善文档管理,确保声明真实可追溯
ROHS 认证并非 “一纸证书”,而是需要完整的文档体系支撑,以备监管机构或客户核查:
核心文档准备:
《有害物质符合性声明(DoC)》:需由企业法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明确产品型号、适用标准(如欧盟 ROHS 2.0)、管控物质含量均符合限值要求,并承诺 “若不符合愿承担责任”。
《测试报告》:对应每类均质材料的测试数据,需包含 “检测机构名称、资质编号、样品信息、测试方法(如 ICP-MS 测重金属、GC-MS 测有机化合物)、测试结果、限值对比” 等关键信息。
《BOM 表与物料声明台账》:记录每一项物料的供应商信息、MSDS/SDS、检测报告编号,确保 “从成品到物料” 的全追溯。
避免 “虚假声明”:
严禁在 DoC 中 “隐瞒有害物质超标情况” 或 “使用伪造的测试报告”:欧盟等地区对 “虚假合规” 处罚严厉(如罚款、产品召回、限制市场准入),且会影响企业长期信誉。
标签标识规范:
若产品属于 “中国 ROHS 重点管理目录” 或欧盟 CE 认证范围内,需在产品机身、包装或说明书上标注 “ROHS 合规标识”(如欧盟 CE 标识需包含 “ROHS 符合性” 信息,中国 ROHS 需标注 “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标识需清晰、不易脱落。
五、关注特殊情况,避免遗漏合规细节
“豁免条款” 的合理使用:
部分产品或物料因 “技术无法替代” 可申请 ROHS 豁免(如欧盟 ROHS 中,服务器、存储器的铅焊料可豁免至 2024 年),但需向监管机构提交 “豁免申请材料”,并在 DoC 中注明 “豁免条款编号及适用范围”,不可随意滥用豁免。
“混装产品” 的单独评估:
若产品为 “多组件组合”(如笔记本电脑含主机、充电器、鼠标),需确保每一个组件均符合 ROHS 要求,不可仅测试 “主机” 而忽略 “充电器” 等配件。
监管动态跟踪:
ROHS 标准可能更新(如新增管控物质、调整限值),需定期关注欧盟委员会、中国工信部等官网的政策动态(如欧盟计划 2027 年新增 4 项管控物质),提前调整产品合规方案。
总结
ROHS 认证的核心是 “从源头管控有害物质,用文档支撑合规声明”,申请时需避免 “重测试、轻管控”“重证书、轻追溯” 的误区。通过 “明确标准→管控物料→合规测试→完善文档” 的全流程管理,不仅能确保产品顺利进入目标市场,还能降低因合规问题导致的召回、处罚风险。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
ROHS认证申请关键要点解析
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