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周期
也叫,总线周期
包括,申请阶段(总线仲裁)、寻址阶段(主设备寻找从设备)、传输阶段、结束阶段(释放总线的使用权,把总线让给其他设备使用),通常由若干个总线时钟周期构成的
时钟周期
机器的时钟周期,计算机有一个统一的时钟,以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总线也受整个时钟的控制
例如,一个CPU的主频是3.0GHZ,那么他的时钟周期就是1s/3.0G,一秒发送3.0G个节拍信号
不过,总线周期和总线时钟周期的关系,可以是1对1,1对多,多对1的
因为时钟周期存在一个上升沿和一个下降沿,在上升和下降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时钟周期对应多个总线周期的情况
这样总线工作频率=总线频率*2
现代计算机中,时钟周期也可能是由桥接器提供的
工作频率
总线上各种操作的频率,=总线周期的倒数
总线周期=N个时钟周期;总线的工作频率=时钟频率/N
指一秒内传送几次数据
时钟频率
机器的时钟频率,=时钟周期的倒数
时钟周期为T,时钟频率为1/T
实际上指一秒内有多少个时钟周期
宽度
总线位宽,总线上同时能够传输的数据位数
指数据总线的根数
32根称为32位总线
带宽
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输数据的位数
通常用每秒钟传送信息的字节数进行衡量
单位:B/s
总线带宽=总线工作频率*总线宽度(bit/s)
=总线工作频率*(总线宽度/8)(B/s)
=总线宽度/总线周期(bit/s)
总线带宽是指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
在计算实际的有效数据传输率时,要用实际传输的数据量除以耗时(减去前后缀、校验位等等)
总线复用
一种信号线在不同时间传输不同的信息
可以使用较少的线传输更多的信息,节省空间和成本
信号线数
地址、数据、控制,三种总线数的总和称为信号线数
补充:
突发传输方式:
一次总线事务中,主设备只需要给出一个首地址,从设备就能从首地址开始的若干连续单元读出或者写入多个数据
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究竟哪个速度更快?
1.工作频率相同时,串行总线的速度更慢
2.但是并行总线的工作频率没有办法持续性的提高,而串行总线可以通过不断提高工作频率来提高传输速度,最终比并行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