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uart通信python实现2

前言:在树莓派--uart通信python实现有详细介绍如何在树莓派上实现uart通信,但在今天编写程序的时候发现uart串口号会发生改变导致程序报错,本人有点懒,不想每次运行程序的时候都需要核对uart串口是否有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主要提供一种可自主识别可用uart串口并进行调用方案(默认调用第一个串口设备)。

参考代码如下

import serial
import serial.tools.list_ports
import time

import serial.tools.list_ports
import serial
import time

def serial_communication(send_data):
    ports_list = list(serial.tools.list_ports.comports())
    if not ports_list:
        print("无串口设备。")
        return None
    else:
        print("可用的串口设备如下:")
        for comport in ports_list:
            print(comport.device, comport.description)

    # 打开串口
    ser = serial.Serial(port=ports_list[0].device, baudrate=115200, timeout=1)

    # 构造要发送的十六进制数据
    hex_data = bytes.fromhex(send_data)

    # 发送数据并获取发送字节数
    write_len = ser.write(hex_data)
    print("串口发送了{}个字节。".format(write_len))

    # 读取串口输入信息并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timeout = 10  # 设置超时时间为10秒
    start_time = time.time()
    while (time.time() - start_time) < timeout:
        com_input = ser.read(60)
        if com_input:  # 如果读取结果非空,则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hex_data_received = com_input.hex()  # 将字节序列转换为十六进制字符串
            return hex_data_received


# 测试函数调用
send_data = "5500010157"  # 要发送的十六进制数据,例如 "5500010157"
received_data = serial_communication(send_data)
if received_data:
    print("接收到的十六进制数据:", received_data)
else:
    print("未接收到数据或出现错误。")

### 实现树莓派和STM32之间的数据通信 对于树莓派和STM32间的数据通信,通常采用串行接口(UART)、SPI 或 I&sup2;C 协议来建立连接。Python 提供了多种库支持这些硬件协议的操作。 #### 使用PySerial通过UART进行通信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 `pyserial` 库处理 UART 通信。此方法适用于当两个设备都具备可用的 TX 和 RX 引脚时的情况[^1]。 安装 PySerial 可以通过 pip 完成: ```bash pip install pyserial ``` 编写简单的发送端代码如下所示,在这里假设波特率为9600bps: ```python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dev/ttyS0', baudrate=9600, timeout=1) def send_data(data): ser.write(data.encode()) send_data('Hello from RPi') ``` 接收方可以在 STM32 上配置相应的 USART 外设并读取来自树莓派的信息。 #### 利用spidev库实现SPI通信 如果选择 SPI 方式,则可以借助于 Linux 内核模块 spidev 来操作 SPI 总线。首先确认内核已加载 spi-bcm2835 驱动程序,并且启用了对应的设备节点 `/dev/spidev*.*`.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例子展示怎样向从机发送命令字节序列以及获取响应: ```python import spidev spi = spidev.SpiDev() spi.open(0, 0) # 打开总线上第一个 CE (片选信号) response = spi.xfer([0x01, 0x02]) print(response)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例子中的具体参数设置需依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同时也要确保 STM32 已经被编程为能够理解所接收到的消息格式并与之交互。 #### WebSockets或其他网络协议的选择 除了物理层面上直接相连外,还可以考虑让两台机器处于同一局域网下并通过 WebSocket 等高级别的传输机制交换信息。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那些不便于布线或者距离较远的情形。不过这要求双方都有TCP/IP栈的支持,并能运行相应服务端/客户端软件[^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