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知识点
主要都是一些概念的理解
DMZ:
- 英文全名“Demilitarized Zone”,中文含义是“隔离区”,在安全领域的具体含义是“内外网防火墙之间的区域”。DMZ区是一个缓冲区,在DMZ区存放着一些公共服务器,比如论坛等。
局域网
局域网就是内部网,局域网内部的电脑共用与外部的物理连接
工作组
工作组(Work Group)是局域网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最常见最简单最普通的资源管理模式,就是将不同的电脑按功能分别列入不同的组中,以方便管理。它是最常见最简单最普通的资源管理模式,就是将不同的电脑按功能分别列入不同的组中,以方便管理。
相同组中的不同用户通过对方主机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查看对方共享的文件夹,默认共享的是Users目录。不同组的不同用户通过对方主机的用户名和密码也可以查看对方共享的文件夹。所以工作组并不存在真正的集中管理作用.工作组里的所有计算机都是对等的 , 也就是没有服务器和客户机之分的。
一个公司有几百上甚至千台电脑,不分组的话。在电脑内找一个电脑或者找某台电脑上的共享文件。不止非常的杂乱的,找起来非常浪费时间。
工作组简单理解就是分类,分门别类。便于管理与沟通。
域
域(domain),是局域网一组计算机的名称。用于企业或者公司计算机组的统一管理和远程办公,一般必须有一台独立的域服务器,用于验证加入域的电脑和用户,这是域和计算机组的最基本的不同,计算机域的安全性更高。建立信任关系后,不同域的计算机可以相互访问。
工作组和域的区别
工作组实际上是个对等网络,而域实质上是B/S架构,集中式管理。
- 工作组:地位平等,管理分散,没有集中管理。
- 域环境:地位不平等,管理集中,实现集中管理。
- 域环境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工作组的升级版,更好管理。
- 这里我们把域环境和工作组区分开来是因为他们的攻击手段不同,工作组中的攻击手法如DNS劫持、ARP欺骗在域环境下是没有作用的。有一些攻击手段需要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在域环境下没有,相应的攻击手段就会失效。
域的组成
域控DC
域控DC是这个域中的管理者,域里面的最高权限,判断是否拿下整个域,就是看你是否拿下这台域控制器。
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DC)是一台安装并运行Active Directory的服务器,它包含Active Directory数据库的可写副本,参与Active Directory复制并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器统一管理帐户数据库、所有的用 户登录、资源访问认证及其管理任务。一个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域控制器,各域控制器间地位平等,管理员可以在任一台域控制器上更新域中的信息,更新的信息会 自动传递到网络中的其他域控制器中。
活动目录AD
活动目录AD是域环境中提供目录服务的组件。活动目录存储着有关网络对象(如用户、组、计算机、共享资源、打印机和联系人等)的信息,所有的网络对象信息以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来保存,使得管理员和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和使用这些信息。目录服务是帮助用户快速准确从目录中查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的服务。安装有AD活动目录的服务器就是域控DC。
在活动目录中记录的信息,被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保存在活动目录数据库文件NTDS.dit 中,另一部分保存在被复制的文件系统上。
NTDS.dit
域用户帐户以域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活动目录中,NTDS.dit是活动目录的数据库文件,该文件记录的信息有以下三张表:
Schema 表 :这个表中包含了所有可在活动目录创建的对象信息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各种类型对象的可选及不可选的各种属性。这个表是活动目录数据库中最小的一个表,但是也是最基础的一个表。
Link 表 :Link表包含所有属性的关联,包括活动目录中所有对象的属性的值。一个用户对象的所有属性的类型,包括每个属性的值及用户所属于的组等信息都属于这个表。这个表要大于Schema 表,但与Data 表相比要小。
Data 表:活动目录中用户,组,应用程序特殊数据和其他的数据全部保存在Data表中。这是活动目录中存储信息最多的一个表,大量的活动目录的资料实际上还是存储在这个表中。
Ntdsutil.exe
ntdsutil.exe是域控制器自带的域数据库管理工具,从windows Server 2008 开始就默认自带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ntdsutil.exe提取出域中所有的域用户信息。
域的成员机
客户端机器
域的部署
安装域控制器--------就生成里域环境
安装了活动目录--------就生成了域控制器
域的架构
单域
在一般的具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公司里,建立一个域就可以满足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