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装类
1.1基本数据类型对应包装类
基本数据类型 | 包装类 |
byte | Byte |
short | Short |
int | Integer |
long | Long |
float | Float |
double | Double |
char | Character |
boolean | Boolean |
1.2装箱和拆箱
int i = 10;
// 装箱操作,新建一个 Integer 类型对象,将 i 的值放入对象的某个属性中
Integer ii = Integer.valueOf(i);
Integer ij = new Integer(i);
// 拆箱操作,将 Integer 对象中的值取出,放到一个基本数据类型中
int j = ii.intValue();
1.3自动装箱和自动拆箱
int i=10;
Integer ii=i;//自动装箱
Integer ij=(Integer)i;//自动装箱
int j=ii;//自动拆箱
int k=(int)ii;//自动拆箱
ps
根据Java的自动装箱规范,对于范围在
-128
到127
之间的整数,Java会使用一个缓存的Integer
对象,而不是每次创建一个新的对象。这意味着在这个范围内的两个相同的整数值将共享同一个Integer
对象。
Integer a=127;
Integer b=127;
Integer c=128;
Integer d=128;
System.out.println(a==b);//true
System.out.println(c==d);//false
2 泛型
泛型是在JDK1.5引入的新的语法,通俗讲,泛型:就是适用于许多许多类型。从代码上讲,就是对类型实现了参数化;
泛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指定当前的容器,要持有什么类型的对象。让编译器去做检查。此时,就需要把类型,作为参数传递。需要什么类型,就传入什么类型。
2.1语法
【规范】类型形参一般使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常用的名称有:
E 表示 Element
K 表示 Key
V 表示 Value
N 表示 Number
T 表示 Type
S, U, V 等等 - 第二、第三、第四个类型
class 泛型类名称<类型形参列表> {
// 这里可以使用类型参数
}
class ClassName<T1, T2, ..., Tn> {
}
class 泛型类名称<类型形参列表> extends 继承类/* 这里可以使用类型参数 */ {
// 这里可以使用类型参数
}
class ClassName<T1, T2, ..., Tn> extends ParentClass<T1> {
// 可以只使用部分类型参数
}
2.2泛型类的使用
2.2.1语法
泛型类<类型实参> 变量名; // 定义一个泛型类引用
new 泛型类<类型实参>(构造方法实参); // 实例化一个泛型类对象
//示例
MyArray<Integer> list = new MyArray<Integer>();
//泛型只能接受类,所有基本数据类型必须使用包装类
2.2.2类型推导
当编译器可以根据上下文推导出类型实参时,可以省略类型实参的填写
MyArray<Integer> list = new MyArray<>(); // 可以推导出实例化需要的类型实参为 Integer
2.3 总结
1. 泛型是将数据类型参数化,进行传递
2. 使用 <T> 表示当前类是一个泛型类。
3. 泛型目前为止的优点:数据类型参数化,编译时自动进行类型检查和转换
3 泛型的上界
3.1 语法
class 泛型类名称<类型形参 extends 类型边界> {
...
}
//示例
public class MyArray<E extends Number> {
...
}
4 泛型方法
方法限定符 <类型形参列表>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形参列表) { ... }
示例:
public class Util {
//静态的泛型方法 需要在static后用<>声明泛型类型参数
public static <E> void swap(E[] array, int i, int j) {
E t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
}
}
//可以类型推导
Integer[] a = { ... };
swap(a, 0, 9);
String[] b = { ... };
swap(b, 0, 9);
//不使用类型推导
Integer[] a = { ... };
Util.<Integer>swap(a, 0, 9);
String[] b = { ... };
Util.<String>swap(b,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