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解决方案》属于博主的“广域网”专栏,若想成为HCIE,对于广域网相关的知识需要非常了解,更多关于广域网的内容博主会更新在“广域网”专栏里,请持续关注!
一.前言
- 广域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的广域互联网主要以网络为中心,广域互联网上的应用整体上较少,网络作为广域互联网主要组成,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但是随着云计算的崛起,应用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广域互联网逐渐变为以应用为中心。
- 面对云计算对广域互联网的挑战,华为推出了SD-WAN解决方案。
二.企业广域互联网络发展趋势与挑战
1.云计算对企业广域互联的挑战
- 云计算被广泛应用之前,网络应用数量总体较少。网络服务质量只需要依靠带宽,对于业务流量无需精细管理,互联网主要以网络为中心构建。
-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应用的数量大大增加,企业面对激增的流量,很难在线路价格和业务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2.多业务对企业广域互联的挑战
- 企业对于业务流量感知能力比较差,无法有效保障关键业务。同时对于业务流量的监控能力也不足,无法快速调整业务流量。
3.大量分支对企业广域互联的挑战
- 随着公司的发展,跨市、跨省、跨国的分支机构会越来越多,导致公司对于分支站点网络管理面临几个问题:
- 分支过多导致运维成本过高。
- 分支新业务开通周期较长。
- 分支网络排错困难。
4.SD-WAN诞生
- SD-WAN(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软件定义广域网)技术能较好地解决云计算时代企业广域互联网络面临的挑战。
- SD-WAN是Software Defined和WAN的结合,表示将SDN的架构和理念应用于WAN,借助SDN来重塑WAN。
三.华为SD-WAN解决方案概述
1.华为SD-WAN解决方案
(1)华为SD-WAN解决方案概览
(2)华为SD-WAN解决方案架构
(3)华为iMaster NCE-WAN控制器框架图
(4)网络层概述
- 企业SD-WAN网络可以分为Underlay物理网络和Overlay虚拟网络两层,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完全解耦。
- 物理网络:主要是指运营商提供或企业自建的Underlay WAN,包括专线/MPLS等网络。
- 虚拟网络:又称为Overlay网络,SD-WAN通过引入IP Overlay虚拟化技术,在物理网络上构建出一张或者多张虚拟的Overlay网络。业务策略被部署在虚拟网络上,与物理网络解耦,从而将业务和WAN互联分离。
(5)EDGE概述
- EDGE本质上是SD-WAN网络的边界点,EDGE之间通过IP Overlay隧道技术互联。
- EDGE一般可以采用传统硬件设备,公有云上的站点可以部署软件虚拟设备。
- 企业所有的SD-WAN EDGE设备被iMaster NCE控制器统一纳管,由租户管理员管理和维护。
(6)RR概述
- RR全称为Router Reflector,用于传递BGP路由,同时减少BGP邻居数量。
- 在华为SD-WAN解决方案中,RR还有控制路由与网络拓扑的功能,因此在SD-WAN中,RR又被称为区域控制器。
- RR和EDGE都被iMaster NCE纳管。
- RR之间、RR和EDGE之间建立控制通道。
- RR在iMaster NCE的管理下工作,根据Overlay网络拓扑模型控制EDGE的路由收发,最终实现站点间按照用户设计的Overlay拓扑模式进行互访。
(7)GW概述
- 新建的SD-WAN站点往往要和企业的传统站点或者第三方业务进行互通,由于部分传统站点采用MPLS VPN互联,SD-WAN站点基于IP Overlay隧道互联,两者无法直接互通。
- SD-WAN GW(Gateway)同时具备SD-WAN和传统网络的连接能力,可以作为中间网关设备,实现两者的互联。
2.华为SD-WAN主要功能
(1)主要功能概述
- 华为SD-WAN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如下功能:
- 零配置开局,分钟级业务开通。
- 转控分离,灵活组网。
- 应用体验,业务可控可视。
- 完整安全防御体系,业务安全无忧。
(2)ZTP概述
a.零配置开局概述
- 随着SDN、云计算等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网络采用云化管理方式,而站点部署大多仍采用由技术工程师现场开局的方式,存在开局成本高昂,开局周期长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华为公司推出了零配置开局(ZTP)功能。
b.ZTP开局方式介绍
(3)灵活组网概述
a.华为SD-WAN灵活组网概述
b.华为SD-WAN管理通道介绍
c.华为SD-WAN控制通道介绍
- 当iMaster NCE通过管理通道下发配置后,设备通过BGPEVPN协议建立控制通道。
- 控制通道的主要作用是传递TNP(TransportNetworkPort),IPsec SA,客户业务路由等信息。
- 控制通道建立后,iMaster NCE通过在RR上部署策略控制路由传递与Overlay拓扑建立。
d.华为SD-WAN数据通道介绍
- 华为SD-WAN主要通过GRE或GRE Over IPsec建立数据通道。
- 设备基于BGP EVPN传递的TNP与IPsecSA建立GRE或GRE OverIPsec隧道。
- 设备基于BGP EVPN传递的业务路由转发数据。
(4)应用体验概述
a.华为SD-WAN应用体验概述
b.华为SD-WAN应用识别与选路介绍
- 华为SD-WAN通过SA(Service Awareness)识别应用,并通过SPR(Smart Policy Routing,智能策略路由实现智能选路。
- SAC通过SA与FPI识别应用并分组流量。
- SPR基于探测报文确定链路质量从而决定转发路径。
c.华为SD-WAN QoS与广域优化介绍
- 华为SD-WAN通过HQoS实现带宽控制与调度,通过FEC(Forward ErrorCorrection)/A-FEC(Adaptive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实现流量的广域优化。
- HQoS基于多级队列实现层次化调度,不仅区分了业务,也区分了用户,实现了精细化的QoS服务。
- FEC/A-FEC优化根据网络的丢包情况调整相关参数生成冗余包,并由对端设备对数据报文进行校验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