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jmp $

        在汇编中 $ 的作用是取 $ 所在处的地址。所以jmp $就是一个死循环了。除非有

中断,会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但要注意的是:返回的地址还是jmp  $,而不是其

下一条语句。

       因为,在jmp $执行是会把jmp $语句所在的地址装到程序计数器PC中。中断来临

后PC被压栈。中断服务程序返回后,从栈中取回PC的值并开始执行。此时,PC的值

是jmp $的地址!

       微机课设就栽在了这条语句上了。。。

       个人觉得遇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够理解什么才叫“下一条语句”。在调用

函数返回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返回到下一条语句,而这下一条语句时由PC指定的。

<think>好的,用户的问题是如何在ARM平台解析jmp_buf的具体内容,需要方法及实现细节。首先,我需要回顾之前关于setjmp/longjmpjmp_buf跨平台差异的讨论,特别是ARM架构的部分。之前提到过ARM的jmp_buf需要保存r4-r11、sp、pc以及可能的浮点寄存器,所以解析时需要考虑这些寄存器的布局。 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中,第三篇关于TCG和QEMU的翻译块可能相关,但用户的问题更偏向于直接解析ARM的jmp_buf结构,而不是模拟器内部机制。不过,引用中提到ELF文件的结构,可能在分析内存布局时有帮助,比如通过程序头表定位代码段和数据段,但不确定是否需要结合ELF来解析jmp_buf。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ARM架构下jmp_buf的具体结构。不同编译器和操作系统可能有不同实现,比如glibc和musl-libc可能有差异。例如,在ARMv7和ARMv8(aarch64)中,寄存器的保存数量和顺序可能不同。需要查阅相关文档或源码来确认结构体成员。 另外,用户提到QEMU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可能意味着他们希望在主机上(比如x86)分析ARM的jmp_buf内容,可能需要使用工具如objdump或gdb来检查内存布局,或者编写测试程序在ARM环境中运行,输出jmp_buf的字节内容,再解析各个寄存器的位置。 还要考虑字节序的问题,ARM可以是小端或大端,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小端,需要确认保存的数据是否符合预期。同时,内存对齐的要求可能影响结构体填充,需要检查是否有填充字节。 可能需要编写示例代码,使用setjmp保存环境,然后通过指针操作访问jmp_buf数组,逐个提取寄存器的值。例如,将jmp_buf转换为unsigned long数组,然后根据已知的偏移量获取各个寄存器的值。同时,结合反汇编或调试器验证解析是否正确。 还需要注意不同操作系统(如Linux和BSD)在ARM上的实现差异,比如是否包含信号掩码或其他额外信息。例如,sigjmp_buf可能比jmp_buf多保存信号信息,这会影响解析时的偏移量。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方法,可能包括查看编译器实现、编写测试程序、使用调试工具等,并指出需要注意的跨平台差异和潜在问题。</think>### 在ARM平台解析jmp_buf的具体内容方法及实现细节 #### 一、理解ARM架构的jmp_buf存储结构 1. **寄存器保存范围** ARM架构的$jmp\_buf$通常保存以下内容(以32位ARMv7为例): - 通用寄存器:$r4$$r11$(非易失性寄存器) - 栈指针:$sp$$r13$) - 链接寄存器:$lr$$r14$,某些实现中可能被覆盖) - 程序计数器:$pc$$r15$) - 浮点状态寄存器(可选,取决于ABI) ```c // 典型ARMv7 jmp_buf结构(glibc实现示例) typedef struct __jmp_buf { unsigned long regs[10]; // r4-r11, sp, lr unsigned long pc; // 程序计数器 unsigned long vfp; // 浮点寄存器状态(可选) } jmp_buf[1]; // 总长度通常为12-16个unsigned long[^1] ``` 2. **数据布局验证方法** - **反汇编验证**:通过编写测试代码并反汇编观察寄存器保存顺序: ```c #include <setjmp.h> jmp_buf env; void test() { setjmp(env); // 反汇编此处观察寄存器保存指令 } ``` 使用ARM交叉编译工具链(如`arm-linux-gnueabihf-gcc`)编译后,通过`objdump -d`查看`setjmp`的汇编指令,确认寄存器存储顺序[^1]。 #### 二、具体解析实现步骤 1. **内存映射分析** 假设$jmp\_buf$在内存中为`unsigned long`数组,按顺序解析: ```c void parse_jmp_buf(jmp_buf env) { unsigned long *buf = (unsigned long*)env; printf("r4:0x%lx\n", buf[0]); printf("r5:0x%lx\n", buf[1]); // ...依次解析r6-r11 printf("sp:0x%lx\n", buf[8]); // 假设sp在第9个位置 printf("pc:0x%lx\n", buf[9]); // pc在第10个位置 } ``` 2. **动态调试验证** 使用QEMU用户态模拟器(如`qemu-arm`)运行测试程序,通过GDB观察内存: ```bash qemu-arm -g 1234 ./test_program # 启动调试端口 arm-none-eabi-gdb -ex "target remote :1234" -ex "b setjmp" ``` 在GDB中查看`env`的内存区域,匹配寄存器值[^3]。 #### 三、跨平台差异处理 1. **ABI差异** - **ARMv7 vs ARMv8**:ARM64(AArch64)的$jmp\_buf$会保存更多寄存器(如x19-x30)[^2]。 - **浮点寄存器**:若启用硬浮点(hard-float ABI),需解析`vfp`字段(包含FPU状态)。 2. **操作系统差异** - **Linux与RTOS**:嵌入式系统中$jmp\_buf$可能简化,例如不保存浮点状态。 - **信号掩码**:若使用`sigsetjmp`,需跳过额外字段(如信号掩码存储区)。 #### 四、代码示例(ARMv7解析)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etjmp.h> void dump_jmp_buf(jmp_buf env) { unsigned long *p = (unsigned long*)env; printf("r4:0x%08lx\n", p[0]); printf("r5:0x%08lx\n", p[1]); printf("r6:0x%08lx\n", p[2]); printf("r7:0x%08lx\n", p[3]); printf("r8:0x%08lx\n", p[4]); printf("r9:0x%08lx\n", p[5]); printf("r10:0x%08lx\n", p[6]); printf("r11:0x%08lx\n", p[7]); printf("sp:0x%08lx\n", p[8]); printf("pc:0x%08lx\n", p[9]); } int main() { jmp_buf env; setjmp(env); dump_jmp_buf(env); return 0; } ``` #### 五、注意事项 1. **字节序问题** 若主机与目标平台字节序不同(如x86小端解析大端ARM内存镜像),需手动转换数据顺序[^2]。 2. **对齐要求** ARM架构要求$jmp\_buf$按4字节(32位)或8字节(64位)对齐,解析时需确保内存访问不越界。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