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种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称为ArrayTrack。从作者对系统的命名中就能看出这种定位系统必然跟天线阵列有关。虽然从2000年的RADAR开始,室内定位的文章层出不穷,但这篇2013年的文章仍然能够发表在NSDI 2013上,还是有其突出的地方的。
由于我不是学通信出身,所以对其中许多问题只知道个大概,那么也只能是在high level去描述一下ArrayTrack这个系统。首先,从定位的基本原理上说ArrayTrack是基于Arrival of Angle (AoA)的,也就是说在待定位的区域先部署一系列节点(论文中即是带有天线阵列的AP),其中每一个节点都能测量出待定位设备(比如手机,称为client)的方向。一旦待定位设备能够被两个或更多的节点观测到,就能定出其具体位置了。比如下面的例子里,如果两个AP能够测量出带定位设备对应的夹角a和b,那么在假设知道AP1和AP2的坐标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待定位设备的坐标。
基于AoA的定位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如何测量待定位设备的入射角,这也是这篇论文的重点。下图是从论文中摘出来的,左图描述了每个AP节点的结构,而右图说明了测量角度的基本原理。在完全理想的情况下,即client与AP之间无遮挡,信号传播也不受环境的反射、折射等影响,那么只需要两根天线就能测量出client与AP的相对角度。假设两根天线之间的距离是lambda/2,其中lambda表示client发出信号的波长,那么client与两根天线的距离差为1/2*lambda*sin(theta),其中theta表示client与AP的相对角度。由于这个距离差,导致两根天线收到的信号波的相位有一定差异,这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