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但这也没能阻止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雨中撑起帐篷,把一台台装有不同版本的Linux笔记本摆出来让大家体验。Ubuntu,Fedora,红旗,中标,这些穿有不同外衣的Linux版本,都装有同样的心脏-Linux kernel 2.6.X.
走进本次活动的会场,“拥抱开源 放飞梦想 成就未来”的字样从一台台笔记本上有序的一一蹦出,俨然手拉手欢迎每一位到来的开源爱好者。在这些炫目的字背后,也就是十几行shell程序在幕后操纵着。
“你在玩什么”,“Linux”, “Linux?我也来看看”。一场小品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在看似互相打闹中,各种Linux下软件的使用一一在他们的手下飞扬,不经意间,Linux神秘的面纱被逐步揭开,五位表演者在一片掌声中鞠躬谢幕。
“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目前已经形成世界新的潮流,而且发展越来越兴旺...”,倪光南院士的讲话在大屏幕上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为什么自由软件、开源软件的发展速度那么快?”倪院士从宏观层面对此给出了一一解释。“对中国来说,发展开源软件有什么意义?”,也许学生们现在还无法从这个层面上理解问题,但是,倪院士的解释还是让大家对开源软件的发展有了大方向的把握。
“自由,开放&DIY”,是本次我与大家分享的主题。在准备本次讲稿的过程中,想起来曾经读过的“倾听大师的心灵- Richard Stallman 的演讲”一文,重读此文,忽然理解了出自Richard Stallman之手的GCC为什么在经年的发展中变得如此强大,他所坚持的理念尽管被大多数人认为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但二十多年的坚持,他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在无形中形成无价的磁场效应。重读这篇文章,隐约中看到那种共享的梦想其实就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尽管现实使得我们常常不愿意去承认,尽管我们在内心承认之后在现实中还是远离这种梦想,但Stallman坚守住了这块技术共产主义的阵地。
Stallman离我们太远,还是回到身边吧。开发一份自由的软件,其实是可以从身边做起。许振文同学现身说法,从自己所开发的四款小软件说起。“基于WEB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 xhttpd”,“串口调试工具—xgcom”,“文本资料管理软件—xnotebook”,“Web版RSS订阅器—xureader”(点击链接可以下载源代码使用)。这一款款软件大都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写,在开发出来发布之后,就有一些人参与进来,还有一些人提出bug,在不经意间,软件变得逐步完善起来。
“看到小组今天举行活动,因为在西安出差,就顺便过来看看”,西邮毕业的郑烨事先没有打招呼就来到现场。既然自己送上门来,自然不会放过让他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在ThoughtWorks做咨询师的他,对开源有更深刻的体会,更是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的布道者。但是,他这次更多的与大家分享了在软件开发的道上执着坚持后的那份快乐和踏实。他坚持五年写技术博客(博客名dreamhead) 的经历,更是给大家一种启示。
“Linux 鼻祖是谁?”,如此简单的问题貌似纯粹是为了给大家送奖品。Ubuntu,red hat,Sun,红旗,中标,共创联盟,firefox,哲思,他们事先递给小组的光盘,T shirt,帽子,手袋等小礼品足以让愿意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拿到礼品。一场热烈的抢答由此拉开帷幕。
“体验Linux”作为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让非Linux小组的同学着实亲手在敲键盘中感受Linux命令的奇妙,其拥挤的场面我们只能驻足旁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