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里的硬核科技,IT人带入了

《流浪地球2》不仅是一部科幻大片,其硬核科技元素也引发了广泛关注。电影中展现的未来智能运维概念,如液冷计算机及AI辅助运维等,反映了现代IT运维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挑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流浪地球2》不负期待,上映后口碑和热度一路高歌猛进,霸坐春节档,稳居票房TOP2。硬核科技惊喜不断,如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

逼真的特效质感以及浓厚的重工业美学掀起科技新热度,像是对那些常年甘居幕后、默默奉献的行业开拓者的高调赞美,让冰冷的工程机械变得鲜活灵动,震撼人心。

小破球的技术设定带来很多思考和争议,例如在未来,人类是否真的需要流浪地球?“太空电梯”在未来能够实现吗?行星发动机到底是啥?“数字生命计划”在科学上真的能实现吗?以及,为啥对IT人员这么不友好,第一部运维嘎了,第二部PM嘎了,架构师挂了......

在2058年智能量子计算机550W机房中,慧眼如炬的IT朋友一定会注意到这个道具——新型液冷计算机。这个道具一出场,IT人立马就有带入感。

 

从工业文明开始,机器散热问题就没离开过人类。工程师用过各种方式帮助机器散热——通风、液冷、冰冻等等。讲到这里,运维工程师是不是老泪纵横,狠狠的带入了?

对运维来说,保证业务系统的稳定、可用、安全是工作核心。盯系统、服务器或模块组件,查看日志、调整参数、性能调优、配置更改、响应需求等工作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而进行。

业内自嘲,地球不爆炸,运维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运维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运维人必然都在机房里。

然而小破球的开局,运维工程师就在机房嘎了......

没有运维工程师的机房,合理吗?

倒也不是不可以。

设定成立的技术支撑在于,现在的运维已经不是传统的机房运维,更多的交给云服务。业务上云后,对物理设备的操作都可以变成代码,依托AI等技术,将运维人员的知识和运维经验与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融入到运维系统中代替人力,从而解决更大规模上的运营效率问题。

业务上云后,依然需要运维。具体工作大致如下:

1)故障解决,问题定位与排查;

2)系统、应用的部署;

3)系统、应用相关参数的配置;

4)数据备份;

5)脚本/补丁/升级包的更新;

6)本地/云计算资源申请使用等配置设置;

7)日常云主机运行状态的监控;

8)处理紧急运维事故;

9)技术或服务支持等。

运维人常常调侃“运维是对应用的承诺,不离不弃一辈子”。他们就像是数据中心和公司里IT资源的管家、保安、救火员,身负重担。

运维是非常重要且辛苦的岗位,7*24超长待机,时刻备战状态;每月总有那么几天需要通宵加班熬夜发版本;只要收到报警信息,必须第一时间远程连接到服务器,通知相应工程师,及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可能还要背锅,但这个过程也很有趣,运维工程师会查找一切蛛丝马迹,来证明这不是他们的锅。

寒冬尽褪萌芽破土,关爱运维成长新一年,

LinkSLA智能运维免费试用暖意重启!

LinkSLA智能运维管家

提供7*24在线值守

0误报,更高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