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FIFO)先进先出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队列这一数据结构,重点讲解了其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文章包含两种实现方式:数组和结构体。通过循环操作,演示了如何从队列头部删除元素并将新元素加入队列尾部,直至队列为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首先引用《啊哈算法》中的一个题,背景就不说了。大体意思就是输入一串数字首先将第一个数字删除,然后将第二个数放在末尾。依次循环,最后按照删除的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这里然后引入队列这个概念,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结构,只允许在队列的首部进行删除操作->出队,而在尾部进行插入操作->入队,当队列为空时,称为空队列。

队列的三个基本元素(一个数组,两个变量)

其次说一下这个题的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q[102]= {0,6,3,1,7,5,8,9,2,4},head,tail;
    head=1;
    tail=10;
    while(head<tail)
    {
        cout<<q[head]<<" ";
        head++;
        q[tail]=q[head];
        head++;
        tail++;
    }
    return 0;
}

首先解释一下代码的意思。第一步,定义一个头部和尾部。第一个数是被删除的,所以将第一个数输出。其次,在队列不是空队列的前提下运行,将第一个数输出后,头部往后移动一位。然后再将头部的值付给尾部,然后头部再加1,然后再进行循环。直到为空队列时停止。‘

一共有九个数(0不计算在内),定义尾部为第十位,这样可以防止头部和尾部重合时仍有数没有输出,这样的话就可以直接当head和tail重合时,直接停止运行,而不会对结果有影响。

然后用结构体来做这个题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queue
{
    int data[1000];
    int tail;
    int head;
};

int main()
{
    int i;
    struct queue q;
    q.head=1;
    q.tail=1;
    for(i=1; i<=9; i++)
    {
        cin>>q.data[q.tail];
        q.tail++;
    }
    while(q.head<q.tail)
    {
        cout<<q.data[q.head]<<" ";
        q.head++;
        q.data[q.tail]=q.data[q.head];
        q.tail++;
        q.head++;
    }
    return 0;
}
 

一开始首先定义一个结构体,  int data[1000];(数组) int tail;(尾部) int head;(头部)。然后就是输入数字了,这个和第一种的方法相同,就不多进行赘述了。

不过用结构体有几个注意点。1,当访问结构体内部变量时,可以使用“.",这个小东西叫做成员运算符或者点号运算符。然后main函数里面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带上结构体,刚才在打的时候数组里面总是忘记加上"q."这个一定要注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