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面讲的,CTO的工作重点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评估、规划及引导。当然,技术管理及技术本身,在一些企业内部也是CTO的工作重点。
6.您现在在做哪些工作?
目前,我在负责北京朗川软件公司以及海虹控股医药电子交易事业部的技术管理工作。
工作的重点就是:
A) 在公司范围内评估新技术的引进及风险管理;
B) 进行软件产品及软件项目的技术的规划;
C) 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技术文化;
D) 主持核心软件产品的研发。
7.CTO如何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制定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
如上面我谈到的,技术发展的关键并不是看技术是否先进。而是是否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目标。技术的引进与使用都需要进行技术评估。当然,对于一些研发前沿技术产品的企业,CTO是否具备革新精神,是否能够迅速将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是其的主要职责。
总的来讲,一个企业都应该有长期技术发展战略及适应现实情况的短期发展目标。技术的发展是不断向前的,企业长期的技术发展目标应该也要适应这个方向。但是新技术的引进需要时间,需要成本,需要技术员工的学习掌握过程。所以,在企业内部创造革新的学习氛围,不断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研发队伍进行新技术引进的评估,都是很好达成长期技术发展战略的渠道。
研发人员的新技术的试验者,是最新生产力的领航者。不断推动研发力量的发展壮大,不断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是保证长期技术战略得以延续的根本。
对于短期技术发展目标,则应根据市场作为主要的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就是成功的一半。
8.如何把IT技术和自己的产品和项目结合起来?
进行产品和项目的技术规划时,一个原则需要把握:合适的技术。
合适的技术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适合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位的技术就是合适的技术。技术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越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俗话说,杀鸡蔫用牛刀?想必,杀鸡也不能用刮胡刀吧?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了解市场的目标,即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制定技术的根据离开了市场指导将如闭门造车,失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比如,现在很多项目和产品面临着选择C/S(Client/Server)或者B/S(Browser/Server)架构的问题,如果系统面临大规模的分布式部署需求,则C/S架构应该尽可能避免,因为这会导致将来部署成本、技术支持成本的大幅提高。如果一定要选择C/S,那么如何降低成本,如:增加软件动态自主维护功能,完善故障处理机制,增加客户服务渠道,减少客户端软件的组件(对客户端进行减肥)等措施就需要考虑进来,进而增加到整个软件技术框架中。总之,市场是第一位的。
其次,选择的技术要和企业可以投入的资源相适应。如果项目组对选择的技术得心应手,那么可想而知,开发效率将事半功倍。而且技术一旦选择,将导致产品的设计、分析、开发、测试、部署、支持等环节的角色发生变化,是否有这些技术力量来保证软件的顺利实施,或者说选择的技术导致的这些资源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将直接导致开发的效率,进而影响软件的质量。
再者,成立技术研发机构,对于技术的储备有很重要的意义。不断进行新技术的尝试,保证技术的新鲜血液,是软件企业活力的根本保证。做到未雨绸缪,这些技术储备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发挥其特长,使得新技术的应用不会碰到太大的障碍。
相关资料:陈超仁 海虹控股药网技术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