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获批
银行投资险企获原则通过
备受关注的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开闸问题,日前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监管部门相关人士昨日向本报证实,银行投资保险公司已原则上得到高层通过。不过,目前尚未开始进入操作阶段,因为银监会和保监会下一步还需要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这是监管方首次对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解禁问题发出明确信号。
上述人士称,目前还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实施细则出台前,还有一些流程要走,今年内能否实际进入操作,还很难说。
据记者采访了解,银监会和保监会于去年联合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上述人士称,请示文件中并未具体提及银行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事项,只是就银行投资参股保险公司予以准许。也就是说,银行投资新设保险公司是否"通过"范围之内,目前还是未知数。
"投资比例上限是多少"、"具体投资有何限制"等问题,是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核心点。上述人士对此并未给予正面回答,他仅表示,"请示文件中并未提及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具体比例,由于涉及银行和保险两个领域,因此比例限制等具体事项仍需依照保险及银行相关法规而定。"而按照保险公司相关股权管理办法规定,单一企业法人投资一家保险公司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20%,且具备成立3年以上、财务状况良好、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硬指标。
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资本联动最早由后者开始破冰。2006年9月,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人寿已投资了广东发展银行,平安保险则并购了深圳商业银行。
另据一位知情人士称,银监会与保监会正在草拟《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监管部门近期或将就这方面的信息以小范围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加以发布。备忘录中或将涉及一些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内容,但核心内容仍以加强银保深入合作为主。
尽管具体操作仍需一段等待,不过政策障碍的解除,足以让觊觎已久的银行兴奋一阵。市场消息显示,自2006年开始,建行、交行等相继递交了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然截至目前为止也仍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一位消息灵通人士称,交行为此曾打起过"另起炉灶"的主意,分别接触过太平洋安泰人寿、中保康联人寿,力表入股之意,但由于个中原因,最终未果;而平安方面也曾向记者证实,正有意与建行合资组建一家保险公司。
据昨日相关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原则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试点范围将控制在三至四家银行。究竟哪家银行第一个吃到"螃蟹",目前尚不得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家银行在投资保险公司上拔得头筹,由于银行自身具有的渠道及资源优势,都足以对现有的保险市场及竞争格局形成一定冲击,尤其是对银保市场的影响最为明显。
中国人寿股份公司总裁万峰昨日表示:"银行入股保险行业是件大好事"。他认为,保险和银行之间具有股权关系,利益的关联度比现有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有利于金融业和保险行业大发展。
目前,随着资本市场火爆银保业务的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对银行增加中间业务占比和促进保险保费业务发展作用,已经完全显露出来。(上海证券报)
※这是个对于银行股的利好,怪不得昨天的银行股如此强劲。三至四家的试点银行,不知道花落谁家?招商估计会有戏,招商的概率高一点,民生的概率低一点。
招行兴业深发进谏央行 信贷从紧实行一行一策
事情正在起变化。
面对央行贷款总量控制的闸门,一些股份制银行终于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纷纷提请中国人民银行不搞一刀切,实行一行一策,即在总贷款盘子不增情况下,上下微调各家银行今年的贷款规模。
数日来,包括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兴业银行(601166.SH)和深发展(000001.SZ)在内的数家股份制银行率先致电央行,提出了上述建议。"目前,央行还在考虑我们的意见,我们还没有对各分行下达具体贷款指标。"某家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不该一刀切管理"
分行在向总行发难。
"如果单纯以2007年贷款规模为参照数,我们分行认为不合理。"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人士称,其所在的分行2007年贷款风险控制很好,贷款规模没有放量增长。如果因此就说,今年他们分行只能发放同等规模的贷款,实在有点不公平。
"随着总行年度工作会议的即将召开,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分行的不同意见。"上述股份制银行总行计划部门人士称,"其实,什么才是今年最合理的分行贷款安排,我们也正在考虑。"
"各家分行也是利益主体。分行要扩大发展,总行要控制规模。我们也感受到了总、分行之间的供需矛盾。如果说以前就存在,现在是更加扩大了。"招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助理彭家文称,招行的办法先是扭转分行的经营思路,再则,作为实际的匹配措施,今年将对分行绩效和指标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调整。如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总行定好年度指标预算,分行执行就行了。同时深化经济资本管理,各分行要在资本限制内发展业务,当然,所谓的资本限制是虚拟的。
分行对总行的声音,同样是总行对央行的声音。
比如招行,其2007年人民币贷款新增857亿元,仅高于广东发展银行,处于股份制银行倒数第二位。"2007年,我们在自觉控制贷款规模,但以此为基准来限制今年的规模,有点不合理。"招行一位人士称,"我们已经致电央行,在积极沟通,希望能对今年招行贷款盘子进行微调。"
发出同样声音的不止招行一家。兴业银行某人士称,"我们在月初也向央行提了意见,认为中小股份制银行本来盘子就小,实在不该一刀切管理,希望贷款规模略增于去年。"
兴业银行属于近两年贷款增幅较高的,其2006年个贷新增额和增幅在13家股份制银行中均排名第一,截至2007年8月,该行零售信贷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
与招行、兴业银行相比,深发展显得更加委屈。
在本世纪初的前几年,当各家银行都在扩大发展之时,深发展受制于美国新桥投资入股谈判,一时放缓了贷款规模。等到2004年底新桥入股后,又遇到了15亿违规贷款事件和2006年的首次股改失败,GE的新资本无法进入,贷款规模严重受到资本约束的严重影响。等到2007年中,股改通过了,160亿发债计划批准了,资金一下子十分充足,却又赶上了新的调控。
深发展一人士称,"我们今年资金如此充足,央行应该有区别对待。我们在考虑各分行的指标控制,但还没有下达。"
与股份制银行的议论相比,四大行负责人却是纷纷表态,并开始向分行下达核定贷款规模。按央行核定的规模,工行、建行及农行的人民币贷款投放水平分别为3650亿元、3500亿元和3100亿元,中行由今年的2800亿元降至2600亿元。
"应该说,中行贷款规模较去年调低了7%,是个好的先例。其实,这中间另有原委。前两年,各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做大个贷业务,四大行不太在意,但这两年,却是四大行在个贷上冲得较猛。目前,在深圳,个贷业务已经占到中长期贷款总规模的50%以上。"某银行人士称,因此,应略微压低四大行的贷款规模,同时略微提高股份制银行的贷款规模。个别股份制银行向央行反映他们的意见是合理的。
有商业银行人士也透露,其实,央行有关领导在去年底调研时也表示,初看以2007年基数来核准有不合理因素,但也初步代表了各行的实际发展水平。
…… (贾玉宝 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这个新闻来看,今年的贷款增长指标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原则上就是按照去年的贷款增长规模同步增长。对于民生是利好,对于招行兴业深发就觉得吃亏了点。
去年贷款增速16.1% 储蓄搬家特征明显
早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央行2007年初设定的货币政策预期目标为16%左右。
贷款方面,2007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63万亿元,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增幅比上年末的15.07%高1.03个百分点。不过,央行称,12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85亿元,同比少增1720亿元,贷款增速进一步放缓。
存款方面,2007年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5.39万亿元,居民储蓄增加1.13万亿元,这一数字只及2006年居民储蓄增加额的54%,全年储蓄搬家特征尽显。
本月初举行的央行工作会议强调,2008年央行将认真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与2007年不同的是,央行此次没有公布具体的年度货币信贷调控指标。(东方早报)
※去年的贷款增长数据已出台,贷款增长3.63万亿或16.10%,那么今年的贷款增长数据也定下来了,原则上就是控制在贷款增长3.63万亿或13.87%,同比降低2.23个百分点。考虑到07年贷款增长民生最高,所以,相对来说,对于民生是利好,对于其它银行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利空,无非就是降低2.23个百分点的问题。当然,因为招商在07年的贷款增长比较低,相对来说就吃亏了点。
我估计,下半年的时候会适当的放松贷款增长控制,因为这个贷款增长指标好像低了点儿,会影响09年的经济增长。
外汇储备冲破1.5万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应声大涨
央行昨天公布的2007年金融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首度冲破1.5万亿美元大关。
据了解,早在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就已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昨天人民币汇率应声大涨133个基点,以7.2672的报价创下历史新高。
央行昨天未就巨额外储的成因作详尽说明,但同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透露,去年一年,我国外贸顺差同比增长约34%,达到2622亿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顺差的劲增为外储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不过,海关总署昨天披露的数据同时显示,受官方接连出台的加征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等系列措施影响,去年四季度,我国外贸顺差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中行全球金融市场研究部分析师石磊认为,在调控方有意减少加工类出口的政策指引及美经济衰退的外围环境下,今年我国的外贸顺差可能会改变之前大幅上涨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将较前期减小。
除对外汇储备的金额进行披露外,央行昨天还公布了去年全年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额。数据显示,2007年,境内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63万亿元。这一数据符合监管层"全年新增贷款增幅控制在15%以下"的要求。 (陈琰 京华时报)
86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