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中国的十大金融难题(四)谁的流动性过剩?

本文质疑了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指出央行采取的措施可能适得其反,导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作者认为,真正的流动性过剩仅存在于央行及其下属机构,而非商业银行或实体经济。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困扰中国的十大金融难题(四)流动性过剩: 谁的流动性过剩?

提高准备金率:跟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作者:邹艺湘 发表于2008-06-08 23:20:23

困扰中国的十大金融难题(四)流动性过剩: 谁的流动性过剩?

昨天(2008-6-7)零晨,我在流动日志中写道:既然货币政策前后左右上下都为难,为什么不干脆以不变应万变,比如说,明确六个月之内什么都不变-----利率不变,准备金率不变,央票的数量不变,甚至人民币汇率都不变,半年以后再检讨。。。。。。,没过几个小时,就见到了央行提高准备金率的新闻,并且还是1%

而做出如此紧迫的重大决策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可见流动性过剩在央行的眼里是多么的可怕。如果再联想到当初港股直通车的匆匆出台,目的也是为了出口流动性,那么,流动性过剩俨然成了当今中国经济的的头号敌人了,必欲灭此朝食。

说来真的很惭愧,我到今天还没搞明白流动性过剩是什么意思。

流动性大概是从英文“liquidity"翻译过来的吧,相当于可以随时套现的资产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意思那么,流动性过剩就是现金太多了的意思了。现金太多了是什么意思呢?我真的不明白,因为我从来都是现金不足,从没有过现金太多了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见过现金太多了的人或公司,高盛肯定不会觉得现金太多了的,花旗和美林正在满世界找现金,李嘉诚如果觉得现金太多了,他一定会捐款100亿给四川,不会只捐1亿。那么,这个世界上谁的现金太多了呢?

央行的意思显然是商业银行的现金太多了,可是,浦发民生兴业好多银行的营运现金流已经是负的了,怎么能说现金太多了呢?至于中小企业和地产商,你要说他们现金太多了,他们一定会很生气的。半年前,当股市和楼市比现在高很多的时候,我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和网友趾高气扬地说,市场上(可能还有他本人)的钱太多了,但最近这种言论也听得很少了。相反,我现在经常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在说大小非减持的压力太大了,市场承接力不够,云云。甚至于大小非们之所以急于套现,很多也是因为手头现金不足。

如果要说现金太多了(或者说流动性过剩)的话,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下属的外汇管理局。外管局有一万多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银行有十几万亿(来自准备金和央票的)人民币现金。外管局天天为天天增长的相对于人民币天天贬值的外汇储备发愁,人民银行天天为天天增长的锁在保险柜里的人民币付出天天增长的利息。这两部分现金每年需要付出的成本接近一万亿人民币-----并且随着准备金率的上升而加速上升。而缺乏现金(流动性不足)的企业加紧从海外寻找流动性(热钱),进一步增加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发基础货币,再进一步增加准备金。。。。。。如此螺旋式上升。。。。。。

如果算上因流动性不足而造成的gdp的损失和股市楼市的下跌,那就远远不是一万亿的成本了。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为了一个谁都说不清楚的,并不存在的,梦中的流动性过剩?我猜还是为了那该死的cpi吧!因为,我们一般都同意,cpi上升到一定的数字就叫做通货膨胀,而芝加哥大学有一个叫弗里德曼的老头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因为货币供应太多了造成的,只要减少货币供应就可以控制有效需求,就可以治理通胀,就可以让cpi下降。

请注意,货币供应过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计算货币供应量的公式中包括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都是银行的负债,只有当银行资产中有很多现金贷不出去的时候,才叫流动性过剩,目前银行显然不存在流动性过剩。上回说到,美联储减少货币供应的时候,是在公开市场上卖掉短期债券收回现金,并不是规定商业银行用自己的现金资产购买这些美联储卖掉的债券。美联储减少货币供应的结果,是整个银行系统的存款(负债)和贷款(资产)都缩水,而利率同时上升,所以能有效控制消费和投资需求。

当我们的央行提高准备金率或发行央票的时候,购买者是银行而不是银行的存户,是银行的资产中现金减少,但是对存户的负债一点没有减少,当然新增贷款会减少,货币乘数会下降,因此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当银行的贷款减少时,企业的营运和投资会受到影响,货运公司和养猪场的服务和产品供应可能会下降,但居民的消费尤其是石油和食品的消费不会受到影响,因为中国人很少用信用卡买汽油和猪肉的。

不断提高准备金率的后果是总需求没有下降而总供给有所下降,结果是物价上升比gdp上升更快--------这与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吻合的------这是通向滞胀的道路-----“滞胀的本意就是流动性不足

货币主义或货币学派在美国之所以盛行,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和经济体系很有效率,所以只要通过货币供应控制需求,供给方面可由市场自动调整,不需要政府太多介入;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和经济体系已经很有效率,生产要素的供需也基本达到平衡,要大幅度提高供给往往要等待技术进步或管理创新,这是需要时间的。而中国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国家,需求和供给的结构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新的生产能力快速形成,现有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重点都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在于提高经济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结构变化的有效需求。美国的货币主义不能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需要自己的发展经济学。

也许芝加哥老头是对的,可是,普林斯顿的伯南克和哈佛的保尔森还有他们的老板耶鲁的布什和切尼,为什么在美国cpi上升的时候还要增加货币供应呢?是他们不相信芝加哥老头吗?有可能吧,因为普林斯顿哈佛耶鲁也有许多老头的,但更有可能的是,对于美国人民来说,经济增长和就业也许比cpi(或更为抽象的流动性过剩)更为重要吧!美国的人均gdp四万美元,中国不到三千美元,四万美元的人为了收入和就业可以把cpi先放一边,两千美元的人却要把一个抽象的芝加哥教条看成天条?

中国的物价确实在上升,cpi确实较高,如果说中国发生了通胀,那是说得过去的,因为全世界都在通胀。但把中国的通胀归因于流动性过剩,则完全没有道理,谁的流动性过剩了?。归因于热钱带来的货币供应过剩,也很勉强,热钱到中国来不是来买猪肉或石油的,是来买股票的,让他们买股票帮助中国企业再融资,同时利用他们带来的外汇进口我们所需要的石油和粮食,不是两全其美吗?我们之所以不喜欢钱,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钱,是因为它们像洪水一样不可控,这个问题可以靠水坝(外汇管制)得到缓解。如果我们真的不喜欢外汇,我们出口干什么?那么辛苦!

只有在总供给满足不了总需求(全面通胀)的情况下,才需要控制总需求,如果要控制总需求,大幅提高存款利息消除负利率,才是有效且不破坏经济效率的方法。采用提高储备金率和发央票的方式,对于控制十年二十年前的经济过热是必要且有效的,因为那时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投资膨胀,而投资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现在的通胀不是投资膨胀,不是信贷膨胀,更不是流动性过剩,而是全球经济发展遇到了资源瓶颈。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世界大战(想想前两场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只不过战争的方式是在能源粮食和金融市场上而已。

打赢战争,求得发展的方式是提高生产力,而提高生产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发展资本市场。只有发展自己的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分配效率,才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cpi可控,才能抵御外围可能的金融和能源危机。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是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汽油价格多少钱一升,价格管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加息也加不出猪肉来,提高准备金率更是雪上加霜,关键是要尽快进行(类似电信重组一样的)产业重组提高经济效率和股市的效率,用较少的成本生产更多的猪肉和电信服务,用较少的石油生产更多的gdp

 我们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和手段都是不清晰的,甚至于对于什么是通货膨胀,我们是否已面临严重通胀,cpi与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全是含糊不清的。因此,货币政策与价格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房地产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多想少做才是正确的选择,任何的轻举妄动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港股直通车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流动性过剩的大棒又挥舞起来了。中国人手上有了点钱真的那么让人那么难受吗?不扔到南海就要锁进保险柜?

 

为什么我们不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环境,利用内需强劲的机会,全力以赴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把十几万亿锁进保险柜干什么?下一回我将以电信重组为例,探讨gdpcpi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