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银行三季度部分数据汇总对比分析(续)
呵呵,今天就继续分析几个数据吧。我知道,有人会说,分析数据的时间不划算的,应该多多分析管理层的经营风格与经营能力以及经营方向的开拓。是的,从道理来说,分析管理层要比分析数据有用,也更重要,问题是管理层你怎么去分析呢?因为我觉得,管理层的经营能力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经营业绩上面,假如你说的好好的,但业绩上不去还不是没用的嘛。所以,分析数据还是有用的,数据是管理层经营能力的具体体现。
下面的数据还是以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对比去年全年的数据,所以,就算是下降也不是真正的下降,因为是三个季度对比四个季度的结果,并没有完全的可比性。
业务管理费
这是银行业仅次于利息支出的成本大头,对于银行的获利能力也是个很重要的指标,也就是属于成本管理的范畴。
浦发前三季度管理费支出90.43亿元,比去年下降5.19%;民生支出100.92亿元,比去年减少13.78%;招商支出133.45亿元,比去年减少7.03%;兴业支出75.66亿元,比去年降低5.48%。在这里,民生的下降幅度最多,其他的三家差不多,不知道是民生事业部改革的结果还是因为坏帐拨备提高以后的故意减少三季度管理费用?民生在去年的四季度曾经大幅度增加管理费用,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同样如此?这个就是个未知数。假如民生的管理费用增长下降是事业部改革的结果,那么我们该庆幸,是我们股东的福音,这个需要在年报中确认。
假如考虑浦发与招商在三季度各增加了9.89亿元与9.74亿元的应付职工薪酬,那么浦发与招商的下降更多。
费用收入比
说起管理费用,那么就必须相对费用收入比,因为费用收入比是衡量一家银行成本管理的核心。我这里的费用收入比公式是:费用收入比=管理费用/主营收入(利息净收入+非息净收入)。浦发的费用收入比为36.41%,比去年降低3.40%;民生的费用收入比是37.26%,比去年降低20.51%;招商为32.08%,比去年降低9.84%;兴业为34.78%,比去年降低2.83%。
值得一提的是浦发与招商在三季度各增加了9.89亿元与9.74亿元的应付职工薪酬,民生与兴业就没什么增加。所以,假如在同等的条件下,浦发与招商的管理费用下降幅度还可以提高。
很显然,虽然民生的费用收入比降低最多,但实际的费用收入比还是最高,只不过和以前相比降低了不少。招商的费用收入比一如既往的最低,今年的下降幅度也不低。所以,招商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仅仅是在取得资金的低成本上,在费用收入比上面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我的感觉,民生目前依然处在跑马圈地的阶段,所以我们也不能指望民生在费用收入比上面有什么明显的优势。而且,我们的这四家股份制银行,他们的费用收入比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临界点好像是在40%)的行列,所以,未来应该有提高的趋势。因为,目前费用收入比的下降,更多的是收入的快速提高所形成,但这个明显没有连续性。
拨备前利润
我的这个拨备前利润就是公式是利润总额加拨备。在不考虑资产质量的情况下,拨备前利润是衡量一家银行获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前三季度浦发完成拨备前利润146.15亿元,比去年增长2.68%;民生银行完成148.78亿元,比去年增长29.63%;招商完成267.90亿元,比去年增长10.03%;兴业完成132.49亿元,比去年增长5.27%。在这里,民生的增长率最高,招商次之,浦发最低。
民生的坏帐覆盖率比较低,在未来的拨备压力就相对大一点,所以,体现在利润上面就并不出色了。同时,也说明了民生在前两年的获利能力或者说成长性大大的不如其他的三家,这个与民生在管理结构上面的调整可能有关系,我们应该期待着民生在事业部改革完成以后的第二次腾飞或者说出类拔萃。呵呵,有点屁股指挥大脑的嫌疑。
非息收入比
我这里的非息收入比=非息净收入/利息净收入,与一般意义上的非息收入比是不一样。一般人们的计算是:非息收入比=非息净收入/(利息净收入+非息净收入)。国际先进水平大概在40%。
在非息收入比这个指标中,民生银行最高,达18.78%;浦发银行最低,为5.75%;招商银行次之,是16.32%;兴业银行为9.82%。
就增长率来看,民生银行最高,增长率是77.29%;招商银行最低,是负增长14.05%;浦发是23.00%,兴业是34.86%。
在这里,民生的增长率最高,非息收入比也是最高。但是,其中有利率上浮部分的转移至非息收入的嫌疑,所以,下半年应该会适度下降。招商负增长的原因是因为证券市场的低迷造成的,继续下降的概率并不大。兴业与浦发的高增长是原因基数比较低的原因。所以,这里有着一定的偶然因素,并没有完全的可比性。
目前我们的银行,不可否认的是其主要盈利模式还是利差收入,差异化经营目前并不明显,这就是我分不清是谁未来更强的主要原因。我相信,我们的优秀股份制银行,在未来将逐步提高非息收入的水平。所以,这个方面的先行一步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总体来说,我们的股份制银行离开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还有很多很多,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就看谁更能提高非息收入比来提高整个银行的获利能力?
在这个方面,目前的民生已先人一步,但具体的结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让我们就拭目以待吧。招商在信用卡领域的先人一步目前已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取得了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
总资产利差
总资产利差=利息净收入/总资产(更合理的是生息资产),这个就相当于制造业的毛利率。相对来说,毛利率高的企业抵御经济下行的能力高,毛利率低的在景气度下降的时候就比较困难。但在景气度提高的时候,毛利率低的企业其利润提高就越快。不过,我觉得这个总资产利差(毛利率),我觉得最合理的应该还是以拨备前利润来计算可能更合理。
这个指标,最高的是招商,总资产利差为3.263%(年化,下同);其他三家都差不多,浦发是2.808%,民生是2.858%,兴业是2.8545。假如采用利息净收入/拨备前利润计算,那么民生应该是最低的,因为民生费用收入比高一点。
但是,在目前活期存款利率不变,存贷款利率同步下降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是招商,影响最小的是民生。因为招商的活期存款比例最高,民生的最低。
呵呵,还有人均薪酬,人均应付薪酬,人均利润什么的指标我不愿意打字了,大家就自己看吧。增长率需要说明的是我这个员工数量并不是实际的数量,是我根据趋势自己拍脑袋产生的数据,因为这四家银行并没有公布三季度的员工数量。
说实话,虽然我啰啰嗦嗦的分析了那么多,但还是分不清哪一家银行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不知道哪一家银行更价值低估?反正就是全部价值低估。
下一个任务是08年利润预测。虽然我知道想预测银行业经营业绩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甚至那个预测会相当离谱,但我还是想试试看。
| 浦发银行 | 民生银行 | 招商银行 | 兴业银行 | ||||
| 三季度 | 增长率 | 三季度 | 增长率 | 三季度 | 增长率 | 三季度 | 增长率 |
总资产支出利率 | 2.310% | 48.20% | 2.441% | 28.37% | 1.676% | 24.22% | 2.875% | 26.47% |
总资产收入利率 | 5.118% | 21.81% | 5.299% | 21.63% | 4.939% | 25.47% | 5.729% | 21.34% |
总资产利差 | 2.808% | 6.24% | 2.858% | 16.41% | 3.263% | 26.13% | 2.854% | 16.57% |
|
|
|
|
|
|
|
|
|
员工数量 | 17000 | 20.33% | 20000 | 12.57% | 31000 | 7.00% | 14000 | 18.13% |
员工支出 | 40.36 | 15.27% | 42.92 | -29.43% | 54.02 | -25.43% | 36.09 | 49.38% |
人均支出 | 23.74 | -4.21% | 21.46 | -37.31% | 17.43 | -30.31% | 25.78 | 26.45% |
人均利润 | 76.15 | 0.00% | 59.25 | 14.26% | 79.54 | 9.51% | 83.50 | -9.30% |
应付工资 | 82.78 | 31.59% | 23.83 | 119.65% | 63.41 | 76.19% | 30.71 | -1.40% |
人均应付 | 48.70 | 9.36% | 11.91 | 95.11% | 20.45 | 64.66% | 21.93 | -16.53% |
本文对比分析了浦发、民生、招商和兴业四家银行在三季度的业务管理费、费用收入比、拨备前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揭示了各家银行在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