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Ron Patton 读后感 —— part one
简述:大学买的书,在正式涉及测试行业之后再回头看看,有了更切实的感受,更能理解书本上的含义,并有了自己的诠释
第一章 软件测试的背景
一、软件缺陷是什么
辅助术语:产品说明书(product specification),它对产品进行定义,给出产品的细节,如何做,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官方定义如下:
至少满足下列5个规则之一才称发生了一个软件缺陷(software bug)
1、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3、软件实现了产品说明书未提到的功能。
4、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5、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从测试的角度看——最终用户会认为不好。
实操:
在实际工作中理解bug的感受如下:
1、对于产品说明书,在产品经理那边给出一个项目模型和需求说明书,经过项目计划、需求评审、交互定稿后再交付测试;抛开阶段性工作的冗余阐述,在测试设计阶段测试需要输出测试需求说明书,即需求文档,个人认为在需求文档中不仅要包含产品功能还需要重点突出测试方向,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找出bug。
2、在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说明书并没有明确地指明不应出现的错误,一般只说明了要实现什么,而测试的时候侧重发现于未实现什么,就可以提出bug。
3、一般跑monkey稳定性测试时出现的错误,可归结于未提到功能,即Log中的Fatal、Error报错等信息。
4、软件的易用性,站在用户的角度来体验软件,比如加载、保存时间过慢,没有给出合适的提示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