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ISO-8859-1,GBK,Unicode,UTF-8 编码介绍
编码基本知识
-
ASCII
ASCII(发音: /ˈæski/ ASS-kee,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计算机编码系统。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而其扩展版本EASCII则可以部分支持其他西欧语言,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 646。
ASCII第一次以规范标准的类型发表是在1967年,最后一次更新则是在1986年,至今为止共定义了128个字符;其中33个字符无法显示(一些终端提供了扩展,使得这些字符可显示为诸如笑脸、扑克牌花式等8-bit符号),且这33个字符多数都已是陈废的控制字符。控制字符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操控已经处理过的文字。在33个字符之外的是95个可显示的字符。用键盘敲下空白键所产生的空白字符也算1个可显示字符(显示为空白)。
-
ISO-8859-1
ISO-8859-1,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1998,又称Latin-1或“西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第一个8位字符集。它以ASCII为基础,在空置的0xA0-0xFF的范围内,加入96个字母及符号,藉以供使用附加符号的拉丁字母语言使用。曾推出过 ISO 8859-1:1987 版。
ISO-8859-1的别名有: iso-ir-100, csISOLatin1, latin1, l1, IBM819. Oracle数据库称WE8ISO8859P1。
ISO-8859-1属于单字节编码,最多能表示的字符范围是0-255,应用于英文系列。比如,字母a的编码为0x61=97。很明显,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