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 建立连接
- 传输数据
- 关闭连接
根据使用方法不同,可认为TCP连接分为长连接和短连接。
在一次通信过程中,如果通讯过程结束就close掉连接,这就是短连接。
如果通讯结束后,保持tcp连接的状态不关闭,这就是长连接。
短连接
-
TCP连接的握手时延
-
延迟确认
待学。。
-
TCP慢启动:TCP起初会限制连接的最大速度,防止因特网的突然过载和拥塞。所以新连接的传输速度会比传输过一定量的数据的连接慢一些。
短连接适用于并发量大,连接数不太多,并且每个用户不需要频繁操作的场景。
浏览器由于带宽资源有限,会对域名的连接数做一定限制。
为什么使用长连接?
- TCP需要三次连接,四次挥手。使用长连接可以减少连接的建立次数,减少CPU及内存的使用。
- 实现pipelining模式,同时进行多个请求。
- 实现服务端push数据给客户端。
- 减少TCP请求,减少网络拥塞。
- 减少后续请求的响应时间(减少了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时间)。
长连接会有什么问题?
长连接的维护成本高,随着服务的运行,建立的连接会越来越多,最终给服务器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需要管理连接,并且清理不活跃的连接。
需要心跳检测:
- tcp层的KeepAlive机制